“币圈”大佬孙宇晨又上头条了,这次倒和他创立的加密货币平台波场(Tron)以及其他数字资产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是要上太空。
美东时间7月21日周一,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旗下太空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公布,该司“新谢泼德”号火箭太空任务NS-34的机组成员名单。波场区块链创始人孙宇晨位列其中。
上述NS-34任务将是新谢泼德项目的第14次载人飞行,迄今为止,该火箭项目已将70人送至国际公认的太空边界卡门线上方。
蓝色起源特别指出,孙宇晨通过2021年2800万美元的竞标赢得了新谢泼德号的首个座位。在竞得太空宇航员座位四年后,孙宇晨即将真正“升空”,币圈评论认为,这一事件标志着加密货币领域财富与商业航天探索的深度融合。
孙宇晨在社交媒体上自称"最年轻的华人商业宇航员",强调其2800万美元竞标资金已捐赠给蓝色起源基金会,用于支持19个太空相关慈善机构,激励下一代投身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这一跨界举动凸显了新兴科技行业财富如何推动尖端探索项目的发展。
加密货币大佬的太空雄心
币圈评论认为,作为区块链行业的知名人物,孙宇晨的太空之旅远超个人冒险意义。创立波场区块链平台的孙宇晨一直致力于互联网去中心化,2018年宣布以1.4亿美元收购知名BT种子及BT下载主体BitTorrent,并曾开发多个去中心化应用。《福布斯》杂志将孙宇晨誉为“加密货币的亿万富翁推销员”,认可其在创新、倡导和行业领导方面的大胆做法。
孙宇晨的多重身份增添了此次任务的象征意义。除了区块链企业家身份外,他担任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驻世贸组织(WTO)的大使、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HTX的顾问,并多次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单,去年,他还被自称东欧微型“国家”的Liberland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会选举选为总理,这些经历都为他的太空之旅增加了关注度。
评论认为,孙宇晨的高调参与有助于提升加密货币行业的公众形象,将加密货币与创新和进步联系起来,而非仅仅视为投机交易工具。对于更广泛的受众而言,加密货币领域的成功人士参与太空探索,有助于消除公众对数字资产领域的神秘感。
蓝色起源的商业航天版图
NS-34任务是蓝色起源公司最新的亚轨道飞行项目。该公司愿景是让太空变得可及,使数百万人能够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新谢泼德火箭系统专为亚轨道太空旅游设计,为乘客提供短暂但深刻的太空体验。
此次任务的六名机组成员背景多元化。除孙宇晨外,还包括印度裔美国房地产投资者Arvinder Singh Bahal、土耳其商人Gökhan Erdem、波多黎各气象学家兼记者Deborah Martorell、在西班牙工作的英国慈善家Lionel Pitchford,以及第二次参与飞行的企业家J.D. Russell。
按蓝色起源的计划,乘客将从该司位于美国得州西部的发射场起飞,体验火箭上升时的巨大推力,随后享受微重力环境的奇妙感受,最后在降落伞的保护下返回地球。这种体验被设计为具有变革性意义,为乘客提供从太空俯瞰地球的独特视角。
慈善捐赠彰显社会责任
蓝色起源称,孙宇晨于2021年投入2800万美元竞标太空火箭座位,投入资金全部捐赠给了蓝色起源的“未来俱乐部”基金会。该基金会将资金分配给19个专注于太空的非营利组织,每个组织获得100万美元资助,旨在激励未来一代投身STEAM职业并帮助塑造太空生活的未来。
这一慈善举措展现了私人资本在推动太空探索民主化方面的作用。通过将加密货币行业的财富转化为教育和科学研究资金,孙宇晨的行为体现了新兴科技领域成功人士的社会责任感。
孙宇晨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为能够参与蓝色起源NS-34任务感到自豪,并将继续鼓励年轻人追求科学和太空领域的梦想。这种跨行业的技术进步融合,展现了一个领域的成功如何直接推动另一个看似不相关前沿领域的发展。
蓝色起源计划很快公布具体发射日期,届时将在发射前30分钟开始现场网络直播。这次任务不仅是个人成就的体现,更象征着科技、金融和探索领域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