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1期〡2025/07/21
被誉为“中国风电减速机第一股”的威力传动(300904.SZ),在上市不到两年之际,再度启动融资计划。
公司日前公告,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定向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亿元人民币。其中5亿元将投向“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项目,剩余1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威力传动公告
据了解,本次募投的“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0亿元。公司预计,该项目建成并完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00台风电增速器的生产能力。
此次募资距威力传动IPO尚不足两年。公司于2023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彼时首发募资6.4亿元,主要用于精密减速器研发生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短期内再度寻求资本支持,其背后或反映出公司面临的业绩压力。2024年作为威力传动上市的第一个完整年,其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较上年大幅下滑37.6%;净利润则由盈转亏,录得净亏损2955万元,同比下滑幅度达172%。
业绩颓势在2025年第一季度仍未扭转。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755万元,同比下滑126%。
01▶
拟募资6亿
日前,威力传动公告称,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定向发行不超过2171.5万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本次发行股份设定了6个月的锁定期,若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不足,资金缺口将由自筹解决。
根据预案,此次募资将重点投向其战略项目“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计划投入5亿元;剩余1亿元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记者注意到,威力传动筹划建设“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项目已有时日。
2023年8月,公司公告计划在银川经济开发区投资约50亿元建设该项目,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
威力传动公告
该项目定位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大型风力发电增速器研发生产基地,承载着公司拓展核心业务版图的战略意图。
2024年,该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并分两期实施:一期聚焦建设用地获取、生产厂房建设、核心设备产线配置及前期生产投入,计划投资20亿元,完全达产后可年新增2000台风电增速器产能;二期则着眼于产能提升与相关设备补充。
按照规划,一期工程将于2025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二期则计划在2028年底前完成投资并达产。
威力传动公告
威力传动在公告中坦言,随着增速器业务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增长,现有生产设施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由于生产设备和产品体积较大,公司需新建大面积厂房并配置专用高端设备,以提高效率、扩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不过,该项目技术难度高、研发投入大、投资规模大,且受公司阶段性经营成果未达预期等影响,公司资金积累不足,当前面临较为显著的资金缺口压力。“通过再融资,公司能够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将有力保障项目的建设与落地。”
股权结构变化来看,截至预案公告发布,公司实际控制人李阿波、李想分别持有公司3528.00万股和1512.00万股表决权股份,合计控制公司69.63%的表决权。
若本次按上限发行2171.49万股,且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发行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的表决权股份比例将被稀释至约53.56%。李阿波、李想仍将保持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02▶
上市后业绩“变脸”?
此次募资距威力传动IPO尚不足两年。
2023年8月,威力传动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首发募资6.4亿元。根据计划,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5.55亿元中,3.54亿元用于精密风电减速器生产建设项目,1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另有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最终实际使用募集资金仅4.79亿元,节余的7813.76万元被永久补充了流动资金。公司解释称,这得益于“加强成本控制、监督和管理”带来的资金节约。
威力传动公告
此番再度募资,或折射出公司面临的经营压力。
威力传动创立于2003年,主营风电偏航、变桨减速器及增速器,是风机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供应商。
上市前夕,其业绩表现堪称亮眼:自2020年营收首破亿元大关后,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达6.39亿元、6.19亿元,净利润均稳定在6000万元以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然而,上市后的表现却急转直下。
2023年,公司营收、净利双双下滑,营业收入5.53亿元,同比下降10.65%,实现归母净利润4120万元,同比下降39.64%。更值得警惕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录得-0.5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3.90%。
2024年作为威力传动上市后首个完整运营年份,营业收入为3.45亿元,同比下降37.60%;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达2955万元,同比骤降172%;扣非净利润亏损1.16亿元,同比下降1705%。其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358万元,依然为负,但同比增长33.8%。
威力传动公告
对于业绩的“断崖式”下滑,威力传动在2024年报中归结于多重压力:
一是风电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受到压缩,从而影响了毛利率水平。二是风机大型化的趋势和市场竞争压力,下游客户对上游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载荷和质量要求,这增加了产品设计和交付的复杂性,进而影响了交付进度。三是为了增速器智慧工厂储备人才,新增了约400名员工,导致期间费用上升,进一步对盈利水平造成影响。
亏损在2025年并未缓解。一季度报显示,威力传动营业收入虽同比大幅增长284.46%至1.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至1755万元,同比下滑126%。
面对持续的经营压力,威力传动不得不通过借款支撑项目建设。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长期借款激增至6.6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高达31.57%,上年同期仅为1.36亿元。据披露,增加原因系用于投资增速器智慧工厂的专项借款。
关于募资问题,记者也致电威力传动进一步了解情况,但其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随后,记者向公司邮箱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