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从手机里,抢回1500分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虎嗅APP 时间:2025-07-21 20:19:36


题图|视觉中国

我们曾一度相信,手机应该更聪明、高效些。

一条提醒,能完整呈现出行时间、检票口与座位号;打车、查快递、付款这些琐事,也无需在App间反复切换——只需一划,便能在同一界面完成。

负一屏,正是这种想象的具象化。

十几年来,它被手机厂商寄予厚望:一个界面整合行程、支付、快递、提醒、新闻等功能,只需右滑主屏即可进入,省去层层切换。

但现实并不总如设想那般顺滑:不少负一屏看上去功能齐全,但不同程度存在信息杂乱、动线繁复等问题,既不高效,也不顺手。慢慢地,它变成了一个“看得到、用不到”的区域,存在感越来越低。

即便如此,几乎没有品牌真正放弃它。因为在这个被功能堆满的手机世界里,负一屏依然是少有的、能将“复杂变简单”的入口之一。

问题从来都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有没有人能把它做好。

毕竟,对很多人来说,所谓的高效和高级,从来不是更多的功能和更新的硬件,而是当你需要的时候,只需一划,就能看见一切,调用一切。

我们不缺 App,缺的是更聪明的用法

今天,我们的生活早已深深嵌入 App 生态——从早晨睁眼查看天气,到夜晚点外卖结束一天,我们生活已经被手机里一个个App 填满。

据月狐iApp数据显示,2024年3月,人均安装的App总量已攀升至70个,仍在持续增长。QuestMobile 数据也表明,截至 2025 年 1 月,用户每月平均使用 App 接近 2500 次,日均超过 80 次。

换句话说,我们平均每隔几十分钟就会点开一个 App,与之互动一次。App,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高频刚需、默认的操作入口。

然而,当我们越来越依赖App时,一个新的现实也随之出现:当服务越分越细、应用越做越专,我们的操作路径也变得越来越高频、碎片与分散:

查一张机票,可能需要在出行 App、短信、邮件、日历间来回切换; 找个付款码或乘车码,要点开、跳转多个 App 的多级菜单中; 快递信息、餐饮优惠、会员积分、签到任务……各自拥有独立入口,逻辑各异、跳转路径不一。

单个步骤都不复杂,但连起来用的时候,却像在完成一场“操作接力”:你得先想在哪找,再点进去,再定位操作,再跳转执行。每一步不难,却高频、重复、分散——这就是典型的“分布式效率”。

算一笔账就能看得更清楚:我们每天点击、切换App80次,即使每次只需要3~4秒,一天加起来也要付出至少 4 分钟操作时间。一年算下来,就是 1500 分钟——足够我们每个月看一部2小时的电影。

App 已经足够丰富强大,但我们用它们的方式,似乎还停留在昨天——工具越来越多,路径却越来越碎,此时我们真正缺的是一种更聪明的调度方式。

如果说 App 是数字世界的“工具集”,那我们现在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理解意图、统筹调度、就绪响应的“操作中枢”。

它不替代工具,但在你需要的时候,能主动呈现服务;它不依赖跳转,而是打通路径;它不只是“聚合”,而是更进一步的“理解”与“靠前一步”——在恰当的时刻,服务自动、高效、从容地就位。

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这种体验跃迁呢?答案,或许就藏在手机负一屏之中。

如何用负一屏重构效率和便捷?

手机操作的复杂与繁琐,固然与App数量庞大、功能分散有关,但根本在于目前操作逻辑仍停留在“孤岛式应用”时代:每个功能依赖独立App,各有入口、通知与界面,操作系统只是容器,难以真正的打通。

于是,即便设备性能日益提升,用户仍需为简单操作付出额外的时间和注意力:买张机票,要先打开出行App,再切换查行程,接着支付、核销、改签……每一步都分散在不同平台。

此时,我们更需要一次系统级整合,重新定义“服务”与“操作”的关系。

鸿蒙5上的华为负一屏,正是这种整合思路最直观的答案。

它将主屏一侧打造成集约的信息与服务中心,用户只需右滑,就能在一屏内查看核心功能和实时动态,无需反复切换应用或层层查找。

相比传统的信息聚合,鸿蒙5的华为负一屏更进一步:集服务动态卡片、快捷工具、高频元服务、常用服务卡片与高度自定义于一体,带来更智能、丰富、自由的整合体验。用户可以在负一屏里:

查看航旅纵横、运动健康、快递、天际通境外流量等服务的实时动态,重要信息可以置顶展示,随时更新至服务结束; 自由拖拽“扫一扫”“付款码”“元服务”等快捷工具,随手调取; 通过负一屏-服务一键完成生活缴费、快递查询、机票酒店预订,免安装即用; 将桌面常用服务卡片拖入负一屏统一管理,打造专属操作中心; 灵活排列所有内容,根据习惯自由组合。


在更高效、丰富、个性化的华为负一屏下,你将体验到一个有序、高效、不慌不忙的假期,而这样的节奏也将成为你的日常。

早上闹钟还在轻响,你习惯性地伸手摸向手机。手指从主屏向右轻划,负一屏立刻亮起:

一张醒目的“航旅纵横”动态卡片,稳稳置顶,航班状态更新为“待出行”,登机口、起飞时间、座位号尽在掌握。下面还会有天气卡片告诉你今日天气,温度、空气质量、降雨概率、出门要不要带伞等一目了然。

即便临时延误或更换登机口,你也不用心慌,服务动态卡片会实时提醒,直到你顺利登机,安心启程。

临出门前,你可以顺手把“航旅纵横”和“停车”打开,以备暑假改行程或自驾时随时获取提醒。


洗漱后出门排队买咖啡时,负一屏底下那一排快捷工具就像早就等着你:“扫一扫”“付款码”“元服务”“鸿蒙有礼”。


因为每天要付款无数次,你早就把“付款码”拖到了最左边,正好是大拇指顺手点击的位置。只需轻轻一按,付款码立刻弹出,几秒内完成结账,再多人也从容不迫。

到了机场,候机时你习惯性滑开负一屏:“同程旅行”“生活缴费”等高频元服务整齐排布,就像量身定制的工具箱。前两天订的返程酒店仍在显示,快递信息也在同步更新。候机间隙,你点开“华为阅读”,继续看上周没读完的书。


这时,动态卡片悄然刷新:“登机提醒——请尽快检票。”你优雅起身,从容前往检票口,行程节奏有条不紊。

旅行结束返程途中,你再滑开负一屏查看快递进度——所有快递已整合于此,无需翻三四个App找取件码,负一屏会自动提醒,快递也不敢掉队。


晚上回家准备健身,你把“运动健康”卡片拖入负一屏,步数和训练计划一划即见;又把“华为音乐”移到上方,明天通勤时轻点一下就能继续听今天的歌。

有了华为负一屏,重要信息可以置顶盯着看,高频工具随心拖拽排序,常用服务自由布局。无论是出行游玩、休闲生活,还是日常小事,都可以在这一划之间高效完成——“服务,右滑直达。”

那么,华为负一屏是如何做到的呢?

解题,负一屏的数十年困境

当华为负一屏试图为人们留出更多时间和从容时,有一点其实不容忽视:负一屏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从2008年安卓通过Widget将天气、日历等组件搬上桌面,负一屏的雏形就已出现;2016年iOS 10正式引入负一屏,进一步普及这一概念;2018年前后,国产厂商纷纷将其当作系统级入口,集成高频工具和服务……

十几年里,它一度被视作解决信息碎片的理想解,试图让用户告别层层切换和反复检索。

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负一屏无论是形态还是体验,都始终差了一步,留在了“看一眼就关掉”的尴尬位置。

负一屏,为什么一直没有走进用户心中呢?

说到底,在于负一屏长期停留在“信息展示”层面,而非真正的“服务调度”中枢。

广告干扰、信息堆叠、入口割裂、误触频繁……加之多数卡片只是跳板,点开后仍需返回原 App 操作,频繁切回、路径冗长,用户很难获得真正高效的体验。于是,负一屏逐渐沦为“鸡肋展示区”,可见却难用、常驻却少点,甚至被主动关闭。

要改变这一局面,光靠界面改版远远不够,它需要的是一次从底层逻辑到产品形态的彻底重塑——而这正是鸿蒙5 给出的答案。

鸿蒙 5 的改变,首先来自底层架构的重构:内核、系统服务和应用框架全部自研,系统可直接调用原生服务,无需再绕一圈回到应用层,操作路径更短,响应速度和流畅性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也更加纯净。

更关键的是在应用形态与服务分发上的重新定义。为顺应智能分发时代定制载体,降低用户理解成本,同时适应全场景服务的发展,鸿蒙5系统创新性提出“元服务”。

不同于传统的“快捷卡片”或“轻应用”,元服务是一种系统原生能力,具备免安装、轻量化、即点即用等特性。它与原 App 共享代码、无需额外开发,实现了高效开发与多端适配。

在实际体验中,元服务具备“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一次触达、一生相随”的能力:它可以在手机、平板、车机等设备之间自由流转,也能通过负一屏、语音助手、全局搜索等多个入口智能分发,在恰当的时刻主动出现,而不再等待用户主动查找。

技术架构的升级奠定了系统能力的基础,但真正决定用户日常感知的,往往是更贴心的产品设计理念。

这次,鸿蒙5选择正面回应负一屏长期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大量用户反馈,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产品优化方向。

首先是鸿蒙5更主动的产品理念:将负一屏从“服务平台”转向“服务中心”,可为用户提供更合时宜的服务:重要信息一眼看到、常用服务秒开秒用、界面功能自由定制,让智慧生活右滑即达。

产品交互也随之重构。卡片可以自由排列、置顶,滑动响应优化降低误触,模块级关闭开关帮助用户实现“零打扰”的整洁界面。

所有这些,指向一个方向:把使用的主动权交还给用户。

这也体现了更深一层的设计哲学——鸿蒙5不过度装饰、运营,避免默认堆砌内容,也不强制“教用户用”。动态服务卡片、精选服务等是否添加,由用户自己决定。界面风格趋于克制、高级,符合华为整体品牌调性,也回应了部分用户对“清爽桌面”的偏好。

安全和隐私也是鸿蒙5关注的底线问题。鸿蒙5用新的权限体系把数据颗粒度切得更细,让用户清楚知道哪些信息被使用、怎么被使用,使用负一屏时无需担心一旦授权就“全盘托出”。

或许有人会说,这一代负一屏看上去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大招”?但正因为没有花哨的噱头,它反而显得克制——它不想再当一个“吸引注意力的入口”,只想把那些本该简单的事,变得简单一点。

毕竟,对习惯了在几十个App里来回切换的用户来说,真正的进步,从来不是功能更多,而是只要一划,就能安心地找到一切。

简单说,在鸿蒙5上,华为负一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聚合入口,而成为以智慧和便捷满足用户日常所需的高效触点。它不打断用户,而是适时出现;不占据界面,而是节省时间——通过更主动、更贴心的服务方式,帮助用户连接更广阔、更高效的数字生活世界。

以“智慧服务,右滑直达”,让生活的每一秒都更从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03096.html?f=wyxwapp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