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京东美团“暗战”具身智能,战火延至外卖之外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时间:2025-07-21 20:12:17

在科技赛道的激烈角逐中,具身智能正成为巨头们争夺的新焦点。王兴之后,刘强东也在具身智能领域强势出击。2025年7月,京东动作频频,一口气领投了3家具身智能企业,在业内激起千层浪。

7月,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等众多机构跟投。千寻智能成立于2024年2月,由前珞石机器人CTO韩峰涛创办。其具身模型采用自研的VLA模型Spirit v1,能轻松完成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归位等日常任务。今年6月发布的人形机器人Moz1更是亮点十足,全身配置26个自由度,搭载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配备高精高速WBC算法,负载自重比达1:1 ,硬件性能十分强劲。

同样在7月,众擎机器人官宣两轮融资,总金额近10亿元。Pre-A++轮由小鹏汽车作为基石出资人发起设立的星航资本投资,A1轮则由京东领投,溥泉资本、银泰集团等参投。目前,众擎机器人已具备从本体核心零部件到具身智能、运控算法的全栈自研能力。旗下高兼容性开源人形机器人PM01定价8.8万元起,已进入量产交付阶段。融资完成后,众擎计划下半年推进规模化试产和交付进程,将生产交付团队规模和能力提升5倍,同时加大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

(众擎官网)

逐际动力也于7月获得京东战略领投。此次融资将深化逐际动力与京东在零售、物流和服务等领域的协同探索。逐际动力围绕本体硬件设计制造、基于强化学习的小脑全身运动控制、具身大脑模型的训练策略这三大核心具身智能技术布局,在硬件和具身模型两端同步发力。其发布的LimX VGM利用人类操作视频数据实现机器人操作的技术创新,全过程零真机样本数据,可实现多平台泛化。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完成量产准备工作,将于今年下半年公开销售,此前还发布过双足机器人TRON 1 。

从这一系列投资可以看出,京东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偏好为“硬件+大脑”和“量产能力”。软硬一体的高耦合性,有助于产品在性能和成本上实现同步优化;量产平台级产品则能迅速在实际场景中落地,实现数据积累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双向驱动。

除了外部投资,京东在内部也成立了具身智能相关业务部门。旗下JoyInside与十余家头部机器人品牌达成合作,旨在将京东大模型交互能力植入机器人、玩具、家居等硬件设备终端,构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的具身智能生态,着重强调场景落地。

美团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同样暗藏深意,其投资逻辑与京东形成微妙呼应,却又带着自身业务场景的独特印记。2025年7月上旬,美团接连将橄榄枝抛向它石智航与星海图两家具身智能企业,这两笔投资看似低调,却精准指向服务场景的智能化升级需求。

它石智航的核心竞争力聚焦于“低空智能服务”与“地面场景协同”的技术融合。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深耕多模态环境感知算法,其研发的小型化智能机器人具备极强的动态避障能力和场景适配性,尤其擅长在餐饮后厨、商场仓储等复杂室内环境中完成物料转运、设备巡检等精细化任务。值得关注的是,它石智航自主研发的“空间语义理解系统”,能通过视觉与激光雷达的融合感知,快速识别餐桌、货架、操作台等物体的功能属性,甚至能预判人类操作习惯——这种能力恰好与美团在外卖配送、到店服务中积累的场景数据形成互补,为未来“机器人+本地生活”的深度结合埋下伏笔。

(它石智航)

而星海图则另辟蹊径,专注于“轻量化具身智能模组”的研发与落地。不同于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重型路线,星海图的技术重心放在可嵌入现有服务设备的智能模块上,其核心技术“低功耗行为决策算法”,能在有限硬件资源下实现高效的任务拆解与执行,特别适合外卖柜、自动点餐机等高频服务终端的智能化改造。美团对星海图的投资,某种程度上是为其庞大的线下服务网络寻找“低成本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无需替换现有设备,仅通过模块升级就能让千万终端具备基础的具身智能,这种“渐进式改造”思路与美团注重运营效率的商业基因高度契合。

从它石智航的场景深度适配,到星海图的轻量化改造,美团的投资布局始终围绕“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场景展开。这种“业务场景反哺技术研发”的路径,与京东“技术布局驱动场景创新”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共同将具身智能的竞争推向更务实的商业化阶段。当外卖战场的硝烟尚未散尽,两大巨头已在智能服务的未来版图上悄然落子,这场暗战的走向,或将重塑整个服务业的智能化进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