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届松山湖数学论坛开幕,同日松山湖数学探索馆“智见未来”人工智能科普展同步启幕。两大活动以 “数造基石 智创未来” 为主题,分别面向学术前沿与公众科普,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全民启蒙的完整科学传播生态。
顶尖学者共筑AI数学基石
松山湖数学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大学筹建负责人田刚发起,国际知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大湾区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夏志宏牵头举办,松山湖数学探索馆协助举办,如今已成为松山湖探索“数学+产业”融合路径的重要窗口。
在论坛开幕式上,田刚表示,松山湖数学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湾区数学学科发展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本届论坛以“数造基石,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数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是回应时代需求、连接基础研究与前沿应用的生动实践。
田刚指出,数学作为支撑科技创新的“基石学科”,与人工智能已形成共生关系。他期待通过本次论坛的思想碰撞,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助力人工智能的理论创新与应用突破,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全球科技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湾区大学成立刚满月,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已集结三十余位教师,涵盖多媒体与多模态计算、分布式优化、图像与视频生成、生命科学交叉等多个前沿领域。”夏志宏介绍学校人工智能团队的整体实力与布局。
他表示,团队成员中不乏国际一流学者、年轻科研力量,研究方向包括生命健康、隐私计算、数字人等,覆盖从底层算法到产业应用的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小而强、交叉融合”的科研格局。
同时,学校坚持不将人工智能研究局限于单一学院,鼓励教师跨院系协作,打通学科边界,推动AI与数学、工程、生命科学等多领域共融共进。未来,学校将持续加强底层理论与应用结合,构筑有国际竞争力的AI创新高地。
从首届论坛的“数学倡议”,到第二届关注“数学+健康”,再到今年对“数学+AI”的集中探讨,松山湖数学论坛已经成为城市与学术、产业与基础理论对接的桥梁。
四大沉浸展区构建AI认知体验
松山湖数学论坛开幕同一天,位于数学探索馆一楼中庭 “智见未来”人工智能科普展同步启动,以 “从公式到生活” 为脉络,设置四大互动体验展区,通过各项原创互动装置,将抽象算法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体验。
AI发展简史展区用8个篇章回顾了AI的“成长经历”,从布尔逻辑、图灵设想到21世纪初的深度学习突破,AI历经寒冬与应用爆发,如今深度融入生活并面临伦理、治理与通用人工智能的挑战与机遇。
AI应用生态圈展区,精选前沿互动展品。观众可体验隔空弹奏虚拟钢琴、玩转手势推箱子游戏、学习摩尔斯电码,感受人眼追踪、操控PiPER六轴轻量机械臂、LIMO机器人、 T-REX轮足机器人……参与者亲身体验抽象数学原理如何驱动前沿科技。展品深度融合AI视觉、语音识别及传感技术,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生动拉近了公众与人工智能的距离。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 通讯员 松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