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靠“券”不停“卷”?外卖行业亟待“反内卷”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看看新闻Knews 时间:2025-07-21 16:30:40

7月进入暑期以来,各大平台之间的外卖补贴大战再次打响。过去的两个周末,消费者打开各大平台,满眼都是“0元外卖已到账”、“满18减18”、“16.18元一份的小龙虾”。上周五,市场监管总局再度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理性竞争,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这两天,平台补贴虽然整体收缩,但“满59减30”等大额外卖红包、补贴券依然存在。今天上午,记者点开饿了么、美团等应用软件实测发现,“满38减18”外卖大额券、“0元冰淇淋”等“羊毛神券”也还比比皆是。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场“外卖大战”无异于“狂欢”,下单的频率暴增。有消费者打趣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鸡蛋”要领。不过,自愿或不自愿参与“发鸡蛋”的餐饮商家,却大多叫苦不迭。有从业者甚至坦言,外卖生意100%依赖平台,命脉完全被平台拿捏。部分餐饮商家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处境,净利润下滑超过60%,一些门店甚至陷入亏损。有咖啡店主算了笔账,某一单顾客支付5.5元,平台要再抽成,最后到咖啡店的收入是-0.58元。但又不敢拒接订单,因为会影响流量,从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此前对会员企业展开小范围的调研,参与企业表示,被平台强制或变相强制要求参与价格补贴,还要承担补贴份额,比例大多在30%-70%。价格补贴活动期间,单笔订单的平均利润降幅大多在10%-30%。


某连锁餐饮创始人表示,这场外卖大战最受伤的其实是商家。顾客享受到的各种满减、补贴,每10元中平台只出3元,商家却要补7元,商家负担明显加重。茶饮品类补贴券更多,部分订单经凑单后消费者实付金额甚至只有几分钱。


一家轻食连锁品牌商家也表示,以往平台会提前沟通活动细则,可以有时间协调加盟商。现在直接默认全量参与,小品牌连协商的余地都没有。不参与就意味着断流,日均百单的店铺会跌到30、40单。参与活动虽然能带来2到3倍订单,但客单价却很低。


此外,对于主营堂食的商家而言,外卖补贴大战无异于一场“降维打击”。不参与活动或充值平台推广,在平台页面的排名就无法靠前,堂食客流也受到冲击。顾客即便到了实体店,也会打开外卖软件对比价格,到店坐下来点外卖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

消费者“薅羊毛”“薅”得不亦乐乎,骑手送快递也“马不停蹄”、电驴骑得“冒火星子”,而“爆单”商家的厨师和配餐员忙得累死累活,但却挣不到钱。


外卖大战中,餐饮商家苦笑连连,各大外卖平台的成绩单却十分亮眼。自打今年2月份京东上线外卖、加入混战以来,各大平台动作频频,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卷起一轮轮发补贴、上项目、推举措的高潮。作为“新来的”,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引爆互联网话题、上线一个多月订单破百万,两个月破500万,四个月破2500万,可谓是势如破竹,一时间风光无两。


其他各大平台也是不遑多让,跟进新举措、宣布逐步取消超时扣款的同时,又不断加码补贴,在这个过程中,美团先后创下即时零售订单1.2亿和1.5亿的行业纪录,而“白热化”的竞争,也引起多个行业协会的注意、发出“反内卷”警示,市场监管总局更是在5月份和7月份对主要平台发起了约谈。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指出,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其实就是要对“内卷”式竞争按下“暂停键”,虽然周末的补贴还在继续,但是跟前两周动辄接近大几百亿的补贴相比,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对于“补贴战”、“价格战”会形成多方共赢局面的观点,杨宇东持完全反对的态度。因为,很多平台一年的利润也不过就几百亿元,动用几百亿补贴投入外卖大战肯定是不可行、没有可持续性的。而从商家角度来讲,面临的是“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实际的利润没有增加,甚至产生一定的亏损。对于消费者,短期来看是“薅羊毛”的“狂欢”,但从共享单车、网约车的“前车之鉴”就能看出,市场格局稳定之后,消费的单价又会回到正常水平。此外,骑手最近可能单子多、收入高,但这种局面也很难一直持续下去,毕竟一方面劳动强度很难始终高速运转,另一方面,市场回归理性也是必然的结果。


这场外卖补贴大战会如何收场?三家主要平台又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认为,即时零售战场的竞争还会持续下去,肯定比原来的传统模式更便宜。但目前这种百亿补贴、近千亿补贴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首先还是要合规,因为按照法律法规来讲,低于成本价的销售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未来还是要回归到一个相对理性的竞争中去,回归到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和规范运营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模式。这几大平台需要从资本的消耗转向价值的创造。


此外,中小商家是零售生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提供多元、丰富、个性化的供给,也拉动了大量的就业,是“烟火气”的直接体现。如果受制于“价格战”、“补贴战”而无法生存,包括堂食这种业态受到严重冲击的话,对消费者和中小商家来说也是“多输”的结局。希望能有行业协会出面,掌握和平台对话的话语权,保护零售业态的多样性。

看看新闻记者: 严相莉 游玮 阮丽

编辑: 阮丽

责编: 严相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