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别在威尼斯吃饭,非要吃就选麦当劳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丽 闻旅 时间:2025-07-21 13:55:34
欧洲游灰色KPI,全靠中国游客买单?

闻旅

1

最近,朋友贝玛向我吐槽了他在威尼斯遭遇餐厅刺客的经历。

事情的经过是,他和妻子去欧洲休假,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度漫游德、意、瑞、法四国。

结束了罗马的行程之后,7月2日他们和朋友一起前往了威尼斯。因为很多年前就来过,所以对这次重游故地也充满了期待。

当晚他们找了一家名为RISTORANTE RIO DE LA VESTE的西餐厅用餐。用餐过程还算顺利,一切的转折是出现在结账时。

贝玛从服务人员手上接过账单的第一眼,就发现了Sassicaia红酒价格从菜单标价500欧元翻了三倍,变成了1500欧元。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导游到达餐厅后,餐厅老板也出现了,而且还是个中国人。其实老板一直都在,且目睹了整个过程,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明身份。

据贝玛回忆,通常来说,在国外能够遇到中国人大家都会倍感亲切,打个招呼。但这次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发来友善的关怀,反而与现场的几位外国人在一旁偷笑。

面对餐厅方的冷脸与嘲讽,最后双方也没有达成共识。

似乎抢劫、偷盗、诈骗已经成了欧洲文化的一部分,不偷、不抢、不骗反而不欧洲了。

在欧洲小偷眼里,中国游客简直就是行走的提款机:一方面是身上现金足够多,另一方面是奢侈品买得多。

好像中国游客就是欧洲灰色地带充KPI的关键变量。

深层次背后原因是,一方面是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较高,导致一些人因为生活原因不得已走上盗窃之路;另一方面也与欧洲对盗窃等行为处罚较轻有关,比如意大利法律对14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无需担责,低成本犯罪使得盗窃行为屡禁不止。

这也导致欧洲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职业化的盗窃产业链。这些犯罪团伙往往是跨国流窜的、家族式的组织,分工明确、手法专业,尤其是未成年人作案的重要参与者。

经历了这些事件以后,无论是贝玛,还是整车被偷的中国旅行团客人,估计大家短期内都不会想要再来意大利旅行了。

当抢劫、偷盗、诈骗成为欧洲游的代名词,真正崩塌的是中国游客对欧洲旅游的整体信心。

欧洲旅游委员会公布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相比于美国、巴西、加拿大和日本等其他国家的游客对欧洲夏季旅游兴趣下降,中国游客反而对欧洲夏季游兴趣激增:72%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有意愿赴欧度假,比去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

就以最近频频登上新闻头条的意大利为例,意大利国家旅游局公开表示,随着中国赴意旅游热度持续攀升,2025年夏秋季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据最新预测,今年5月至10月,赴意中国游客量预计同比增长27%。

一面是意大利预测中国游客量增长27%的野心,一面是盗窃理赔占出境游总量40%的残酷现实。这场输血与失血的博弈中,欧洲游会否重蹈泰国覆辙?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网络截图及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