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软件行业打拼,让我分析一下AI对行业的影响。
我说你要么考公要么跑路。
AI对软件行业的影响是颠覆性的,曾经的巨头搞不好面临破产危机。
反而是一些做运维和人力外包的软件企业,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为什么呢?
因为AI真正带来了科技平权。
举个真实的案例。
客户有一个HR考试培训平台,系统规模庞大,使用了多年,数以万计的用户在上面参加视频、图文培训,并进行在线考试。
在线考试类似考试星商业软件,但内置了很多定制化的东西,改造起来巨麻烦。
客户的需求是编制题库非常的繁琐,编完了再用Excel导入,有没有办法简化这个过程。
我先用DeepSeek演示了下AI自动出题的效果,对方很满意。于是用了半个小时写了个智能体,用户上传参考文档后用DeepSeek自动出题,生成考试培训平台的标准格式,然后用RPA对接上原系统导入。
第二天又把RPA换成了API调用,程序稳定强大。
成本呢?
约等于零。
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现在取代RPA的AI大模型也在不断涌现,可以说很快用智能体就能轻松的取代很多软件,或者对原有软件进行改头换面的AI化改造。
软件公司辛辛苦苦打造的护城河,在AI普及的时代,一夜之间不见了。
从方案设计到架构到模块到代码到UI,每个环节,都可以用AI实现。一个熟练的AI工具使用者,能实现十几人甚至上百人的开发团队的效果。
那么问题来,搞AI的公司赚什么钱呢?
有这么几个方向:
1、AI新基建
忘了说了,私有化部署DeepSeek是非常赚钱的(QWEN、Kimi等私有化部署需求越来越多)。
部署完DeepSeek再给客户搞个dify智能体平台吧?又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2、运维
有些中小企业没有能力私有化部署DeepSeek,没关系,可以充值用API。然后收运维费。
运维费模式的本质就是薄利多销。
虽然客户需求五花八门,但用AI改造运维中台后,都可以用智能体的思路来实现,再结合RAG知识库,运维工作就会变得十分简单。
3、包人头
A股有不少上市公司打着IT公司的旗号搞人力外包。
以前这种公司不好混,但是随着AI技术的迅速推广,有客户群的人力外包公司反而成了非常靠谱的“中介”,可以解决AI人才有技术却找不到客户的情况。
AI时代,催生大量的“一人公司”。熟练掌握各种AI工具,可以一个人完成庞大的系统开发,但这类“一人公司”没有开拓客户的精力,挂靠人力外包公司是极佳选择。
4、定制化的AI产品
AI时代搞标准化产品是死路一条,但定制化产品非常受欢迎。
和传统的IT产品不同,AI产品需要足够高远的视野和格局,要有对业务的深度理解能力和解决方案设计能力。
很多曾经的系统架构师,随着对AI技术的掌握,会有不错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