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执行任务的空间站、飞船、卫星如何防御众多太空碎片的撞击?陨石飞行轨迹如何提前预判、躲避?
近日,我国新一代太空感知星座发布,在未来,太空“星眼”将为卫星运行保驾护航。
据了解,此次规划的“星眼”太空感知星座由156颗卫星组成。该计划拟从2026年上半年开始,陆续发射156颗卫星,组成太空感知星座,构建覆盖全球、响应迅速的近地轨道检测网络,为空间站、飞船、卫星防御太空提供预测碰撞风险、监测太空碎片、辅助太空交通管理。
![]()
“星眼”太空感知星座负责人 胡煜:太空感知星座的主要功能是对太空当中的碎片以及在轨的卫星进行采集,把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给现在在轨的卫星,防止卫星跟卫星、卫星跟碎片之间的碰撞。
![]()
构成“星眼”太空感知星座的156颗卫星,将搭载红外相机、成像相机、电磁监视、多光谱相机、算力单元、智能处理软件等载荷。
(央视新闻)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