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客doc01
去年10月我写《PayPal和支付宝都想赚广告费,但我并不看好》的时候,PayPal 还只是成立广告部门,声称要把支付数据变成媒体资产。
那会儿,感觉更像是PayPal写给华尔街听的故事,落地路径模糊,产品形态也看不清。
我当时的判断是:支付工具离交易很近,但离广告生意其实挺远。
一年过去了,情况有了些的变化。
PayPal把广告业务独立成BU,请来了在Xaxis、亚马逊、Uber都打过仗的 Mark Grether掌舵,在纽约广告周上对外把产品线摊开:自有场景里的展示广告、站外的Offsite Ads,再加上让千万级小商户把自己网站变成零售媒体网络的Ads Manager——一整套商业媒介的动作,真地跑了起来。
eMarketer的一个分析提到,在PayPal的2025年Q2财报里,包含广告在内的Brand Experiences业务,对营收同比增长的贡献是2个百分点,和 P2P、Venmo 这些老业务贡献相当。
这些新闻出来之后,我回头去翻了翻自己去年的那篇文章,发现有一些话确实得修正了。
我也不能再简单用一句我不看好把它们的广告模式,尝试一笔带过。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这是一门该做、能赚钱的生意。
不过有些观点,我依然持保留意见,支付平台做广告业务,上限依然明显。
所以这一次,我想借着复盘PayPal Ads这一年的动作,把去年那篇文章里没讲清楚的部分补完:支付平台到底凭什么进广告?PayPal这套交易图谱 + 媒体网络的逻辑,护城河在哪里,天花板又在哪里?广告会把PayPa送上一个全新的估值台阶?
以及,在广告这件事上,我为什么从完全不看好,变成了只对它的边界有兴趣。
02
去年还是要上广告,今年PayPalAds已经成了一个完整BU,而且产品线拉得很长。现在能看到的大致有三层:
1、平台内广告(OnsiteAds):
在PayPal、Venmo和Honey里做展示广告和优惠位,卖给品牌和代理商,这是2024年在纽约广告周上官宣的起点。
2、平台外广告(OffsiteAds):
今年4月,PayPal推出Offsite Ads,把广告投到开放网络上的展示和视频库存,号称用交易图谱去做跨站点定向,而不是靠Cookie和浏览历史。
3、AdsManager&小商户零售媒体:
到了10月,PayPal发布Ads Manager,允许使用PayPal的千万级中小商家,把自家网站和订单确认页变成零售媒体网络,再通过PayPal聚合起来卖给广告主。
这套东西叠在一起,PayPal从在自己App里挂几个广告位,变成了一个小号版的commerce media平台:既卖自有流量,也卖站外流量,还替商户搭零售媒介。
从管理层的表述看,广告已经跟稳定币、钱包产品并列,成为被反复提及为交易毛利改善的来源之一。
要理解PayPal Ads的逻辑,得把它放进更大的背景里看:零售媒介,在整个广告盘子里是少数还在高增长的板块。
IAB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零售媒体网络广告收入约537亿美元,同比增幅23%。
eMarketer预计2025年美国零售媒体广告支出接近590亿美元,并将在2026年达到693亿美元;增量预算大头继续流向亚马逊Ads和沃尔玛Connect。
另一组预测里,零售媒体在2025年美国规模在628亿美元左右,仍是增长最快的广告子类之一。
与此同时,一个更细分的概念也被单独拎了出来——Financial Media Network(金融媒介网络)。eMarketer预计,2024–2026年FMN广告支出将以107%的年复合增速增长,到2026年规模约15亿美元。
这两年,所有握着真实交易数据的公司,都在琢磨怎么把对账单变成广告位。
今年4月,JPMorganChase上线了Chase Media Solutions,允许品牌基于其8000万持卡人的消费数据做个性化优惠和归因衡量;这被官方直接归类为一个数字媒体业务。
银行在做,超市在做,打车平台Uber在做,支付公司当然也不会放过这块生意。
PayPal手上有一组不错的数字:超过4.3亿活跃账户;2024年处理交易260亿笔以上;全年支付总额(TPV)超过1.6万亿美元。
这在广告主侧,是一个可以跨商户看谁真的掏钱、掏钱频率如何的交易数据库,而且是全球化的。
这一点,是很多单一零售商和内容平台做不到的。所以从资产视角看,PayPal做广告,完全说得通。
03
PayPal Ads的护城河基本集中在一个关键词上:交易图谱。
官方的描述是:根据用户在PayPal、Venmo、Honey以及商户侧完成的支付行为,构建一个跨品类、跨商户的消费网络,用它来做受众细分、频控、归因和市场份额分析。
简单讲两层价值:
受众:谁在买什么,而不是谁在看什么。大部分程序化广告还是在围着浏览兴趣和类行为预测打转,PayPal拿出的则是真实消费记录。对于重交易品类(比如金融、电商、订阅服务),这是更直接的信号。
归因:品牌能看到跨零售渠道的份额变动。PayPal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可以告诉品牌,它在不同零售商渠道之间的市场份额变化,把广告投放和真实销售拉到一个报表里看。
这背后,是一个对CFO很友好的故事:我们不仅卖曝光,还帮你算清钱去了哪。
在零售媒体越来越被视作第二大广告赛道的背景下,PayPal这种横跨多个商户的交易图谱,其实是在和亚马逊广告、沃尔玛Connect竞争归因权和分配权。
但这也是问题所在:它的优势集中在看得清,而不是推得动。
亚马逊、沃尔玛有搜索、有货架、有大屏推荐位,可以直接影响用户买哪一家的货。
PayPal更多是站在交易的尾端,帮大家记账和收款,能做的是把谁买了什么的结果暴露给广告系统。
这决定了PayPal Ads在生态里,更像一个数据和归因层的玩家,而不是一个起量平台。
从护城河的角度看,它的壁垒确实存在:想复制一个覆盖4亿+账户、26亿笔交易的支付网络,难度极高。
但从广告业务的视角看,它的问题同样明显:缺少一个高频、强心智的内容或交易入口。
对PayPal来说,广告是叠加在原有支付网络上的一层业务。交易数据本来就在那儿,风控系统本来就要建,商户关系也早就有了,现在不过是在这些既有资产上,往外延伸一条“卖数据洞察和广告位”的线。
基础设施早就摊了折旧,新加的这部分更多是软件、人力和销售成本,所以毛利率天然好看。管理层在财报里反复强调“高毛利增量”,说的就是这件事:边际成本不高,往上加一点收入,利润率就非常漂亮。
但资本市场不会只看利润率,会看这块盘子有多大。广告要想变成一条“可以单独讲故事”的业务,通常有两套驱动:
1、要么你掌握着一个高频入口,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可售库存;
2、要么你掌握着某种不可替代的“分配权”,别人离不开你来做决策。
PayPal现在的几条产品线——Onsite Ads、Offsite Ads、Ads Manager,都没有创造新的入口。它卖的是已有流量上的更高CPM、更好归因,而不是一块全新的大流量池。
Onsite Ads受制于场景本身,用户打开PayPal就是为“办完这件事就走”,没有人会在里边闲逛。可售库存有限,心智也不算强,这更像给部分高价值人群加一个“溢价广告位”,而不是一条可以长期堆量的主通道。
Offsite Ads和Ads Manager又都天然落回了那个拥挤的程序化市场:确实有好数据,但你既不掌握大体量媒体资源,也不掌握终端交易入口,最终可能还是要在谷歌、Meta、亚马逊和一众DSP之间抢那点“愿意尝试新渠道”的预算。
这样拼起来的广告业务:每一块看上去逻辑都成立,单块毛利率都不差,但它们叠加之后,更像是把原有支付网络,再往上挤了一点油水,而不是催生一个新物种。
对投资者来说,它暂时还很难被当成下一根增长曲线去定价。
04
从行业大势看,PayPal Ads选的赛道没有问题:零售媒体仍是增速最快的广告赛道之一;金融媒介网络刚刚起步,规模小、增长快;Cookie退出舞台后,所有握有一方交易数据的平台,都会自然往广告那边靠。
如果回到一个更现实的问题:这门生意能不能改变PayPal的估值框架?
现在的答案,大概可以更具体一点——这门生意值得做,但不值得神化。
从资产视角看,PayPal 把一张本来只用来“记账和收款”的交易网,又榨出了一层广告和数据收入,边际成本不高,毛利率好看,这是对股东非常友好的事情。
但这套故事的边界也很明显:没有高频入口,没有强内容场景,没有决定性分配权,意味着它很难把广告做成支柱业务。
更大的可能性是,几年之后我们回头看,PayPal Ads 成为公司财报里一块稳定、舒服的利润补丁,而不是改变公司性质的第二增长曲线。(作者:刀客doc)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