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助力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这个量子科学计算平台在沪首发

IP属地 中国·北京 澎湃新闻 时间:2025-11-22 22:10:19

量子计算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经典计算 “算不动、算得慢、甚至无法算” 的复杂问题,然而,过去想用量子计算解决复杂问题,不仅需要深厚的量子物理、高等数学知识,还得精通计算机编程,需要跨领域专家组队协作,才能完成从建模到求解的全流程。如今,一个全流程、上手快的量子科学计算平台在沪发布,旨在让强大的量子算力真正走出实验室,服务于科研与产业创新。


11月22日,量子科学计算平台UnitaryLab1.0在沪发布。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

11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量子科学计算团队正式发布全球首款量子科学计算平台UnitaryLab,目标直指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算力难题:通过开发覆盖偏微分/常微分方程求解、数值线性代数、优化、机器学习、统计计算等领域的量子算法,突破经典计算的算力瓶颈,为高难度科学与工程问题提供高效求解方案。

其中,UnitaryLab 1.0版首先着眼于常/偏微分方程求解这一科学计算核心问题,它实现了对常/偏微分方程的量子算法构建、求解和量子线路设计,成功突破传统计算效率瓶颈。测试表明,在每维度128个自由度的标准下,该平台理论上能将3维方程的计算效率提升6倍以上,5维提升2.5万倍以上,9维更能实现超过1万亿倍的提升,标志着量子计算从理论研究向产业化落地迈出关键一步。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交大获悉,UnitaryLab1.0 的核心优势源于上海交通大学金石、Nana Liu团队提出的“薛定谔化” 系列量子算法。该算法创新性地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量子系统可直接处理的酉演化形式(薛定谔型方程),解决了传统量子算法难以适配复杂科学工程计算问题的行业痛点,大大拓展了量子计算可解决的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边界,可为金融、能源、医疗等行业的复杂计算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量子计算产业化。

UnitaryLab 1.0平台便内置了这套上海交大原创的 “薛定谔化” 核心算法与模型,将复杂的量子化建模过程直接简化为“参数输入”,用户无需专业量子知识,只需录入问题核心数据,系统就能自动完成转化与计算,全程无需手动编写复杂代码。“工程师、科研人员、学生等非量子领域用户,也能快速开展量子科学计算与工程仿真,将建模周期大幅缩短,极大地加速了复杂问题的求解效率,推动了量子产业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UnitaryLab平台总负责人张镭教授表示。

该平台目前已获得国内外科研团队的测试应用,并与国内量子硬件头部企业展开合作,推动量子算法从实验室探索走向标准化、产业化落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