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锂电池龙头打响“TWh时代”新战事

IP属地 中国·北京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5-11-21 22:10:5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在日前召开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呼吁产业要“加速进入‘全域增量时代’”:“我们的电池正从乘用车,走向商用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

事实上,当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正式突破1TWh(即1000GWh),头部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寻求新增量。于是,一场“TWh时代”的新战事已经打响。

当前,锂电产业正迎来一个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动力,由多元场景、多元市场和多元技术共同驱动的发展新阶段。即,产业的发展重点已从单一环节的产能扩张,转向以“生态协同”与“体系化创新”为核心的整体价值创造。

近两年来,锂电产业链持续承压。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市场“价格战”蔓延。为此,在“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上,一则消息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工信部将面向中长期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编制《“十五五” 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加强产业统筹布局,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份规划将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差异化、特色化开展锂电池产业规划布局。

实际上,中国锂电产业规模近些年来持续创下新高。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其中,在电池环节,2024年1至12月消费型、储能型和动力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4GWh、260GWh、826GWh;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过645GWh,同比增长48%。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储能市场快速崛起之下,即便锂电产业遭遇周期性冲击,但需求端仍逐渐显示出了新的增长点。

“锂电池行业正从‘单点高增’走向‘多点爆发’的新阶段。”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锂电应用场景正从传统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向更广泛领域扩展,比如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人形机器人机、电动船舶等新兴业态。

来自研究机构的预测数据,则更是看好上述新兴应用场景的规模——高工锂电预测,到2030年,eVTOL、机器人、电动船舶的锂电池需求量将分别达到30GWh、100GWh、160GWh。

需指出的是,这些新兴场景的出现也在倒逼锂电池技术的快速更迭: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轻量化的要求,使得锂电产业的材料端和制造端研发加快前进。

在此背景下,国内头部锂电企业亦是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锂电龙头企业而言,“TWh时代”新战事已至——《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其中,全球汽车动力电池产量首次突破TWh大关(即1000GWh),达到1051.2GWh。

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未来重要的锂电池需求市场,但随着规模步入“TWh时代”,锂电池企业已然开始转向新应用场景。

目前,业内普遍挖掘的新场景包括,储能、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以及轻型动力等细分领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宁德时代目前已经将电池应用从乘用车延伸至商用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领域。其中,在电动船舶领域,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各类电船已近900艘,其还参与打造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和全国首个货船换电项目;在低空出行领域,两吨级eVTOL已在复杂环境下完成多次飞行验证,并取得TC(型号合格证)、PC(生产许可证)、AC(单机适航证),正在获取OC(运营合格证)。

中创新航亦跟紧步伐。该公司在11月份中旬发布了面向乘用车、商用车、储能、eVTOL领域的电池新产品。

更早前,国轩高科在今年五月也是集中发布了六款电池等新品,包括重卡标准箱、全球首款单舱20MWh的储能系统等全新电池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锂电池技术正朝着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低成本方向快速演进。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正成为产业竞争的焦点。

记者观察到,目前业内主要锂电池企业都公布了固态电池技术的进展——2025年11月18日,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再次明确表示,2027年有望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今年已正式贯通,良品率达到90%,目前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尽管当前中国锂电池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态势,但在技术创新、场景更新以及产业协同的发展趋势下,新一轮锂电周期已然来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