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Gemini 3的热度加持下,11月21日,谷歌正式推出图像生成工具Nano Banana Pro(Gemini 3 Pro Image),再一次捅高了AI图像生成领域的天花板。
Nano Banana Pro基于Gemini 3 Pro构建,基于增强的推理能力、世界知识和实时信息,生成更准确、更具上下文信息的视觉效果,不不仅能生成精美的图像,还能创建更有用的内容,还可以连接到谷歌搜索庞大的知识库,快速创建可视化实时信息。
有熟练使用AI生图工具的资深设计师对巴伦中文网表示,在同期市场中,Nano Banana Pro整体竞争力是碾压性的。
他对比了市面主流的AI图像工具后发现,与Midjourney相比,后者在艺术性和创意性上有独特优势,但在多语言处理、物理参数调整以及高保真度生成方面稍显不足。而Stable Diffusion虽在扩展性和灵活性上表现优异,但在生成内容的语义一致性和精确性上难以达到Nano Banana Pro水准。DALL·E在趣味性和创意性生成方面表现突出,但工业级精确控制能力仍是其短板。
也就是说,Nano Banana Pro凭借对细节的极致把控、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和高效的跨生态协作能力,正在重新定义AI图像生成的行业标准。要理解这一点,首先必须了解,长久以来,AI图像生成领域内一直存在的五大“顽疾”。
第一大难题:一致性与可控性。
市面上大部分图像生成模型,在精确控制生成图像中各个元素的能力,以及在生成多幅图像时保持角色或风格一致的能力上都差强人意。
底层原因在于对复杂语义的理解能力仍然不足。英伟达AI科学家吉姆·范(Jim Fan)就曾指出,“当前生成模型最难的测试不是能否画出一只猫,而是能否让这只特定的猫在100个不同的场景中保持完全相同,并且执行100个不同的动作。”
第二大难题:对物理世界的理解。
AI模型最为人熟知的BUG,就是生成的图像可能出现违背物理定律的情况,例如,漂浮的物体、错误的光影方向、不合理的手部结构(经典的“多指手”问题)等。
究其原因,是模型仅从训练中学到了统计关联性,而非是对现实世界物理规律的理解。这也是为何世界模型(World Model)成为下一个研发资源与资本大规模涌入领域的原因。
第三大难题:文本渲染。
这点似乎很难理解,但经常使用图像生成工具的朋友们一定深有感触,模型经常生成看似像文字但实为“乱码的字符-乱码文”,或者无法正确拼写单词,更不用提,将文字以正确的透视和风格融入图像场景。
知名软件开发者西蒙·威尔逊(Simon Willison)曾评论道:“AI图像生成器在渲染文字时,似乎激活了‘这是一个看起来像字母的装饰性图案’模式,而不是‘这是一个需要准确拼写的单词’模式。” 这形象地说明了模型将文字视为纹理而非符号的本质。
第四大难题:深度伪造。
近期爆火的AI伪造图片仅退款事件,就能充分说明这一问题的严峻,而深度伪造图片在其他场景的危害可能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目前,各大AI生成厂商并未形成统一的生成标记标准,浅层次标记在图片修改、压缩、转格式之后很容易丢失。
第五大难题:成本。
训练和运行这类大型扩散模型(如Midjourney、DALL-E 3的底层模型)需要大量的GPU,这使得API调用费用不菲,生成一张4K高清图像可能需要0.2美元以上,这将很多个人开发者和研究者挡在门外。但要解决这一难题,除了等待算力技术进步和算法优化之外,似乎别无他法。
而Nano Banana Pro,已经近乎完美地解决了行业顽疾,至少解决了4/5以上的问题。
用谷歌的话来讲,Nano Banana Pro能“以空前的控制力、无瑕的文字呈现和增强的世界知识,将用户的构想变成工作室级的设计”。
在一致性与可控性方面,Nano Banana Pro基于Gemini 3 Pro的强大能力,原生支持高强度上下文保持功能,能同时处理多达14张参考图像输入,在复杂构图中精准保持多达5个角色的面部特征和服装细节。
这种控制力使得AI生成内容能承载连贯叙事,无论是将草图转化为高质量3D渲染图,还是在动画分镜中保持角色形象统一,都能轻松应对。![]()
另一方面,传统AI绘图模型在生成科普图表或技术类图像时,常因语义理解不足而产生虚构信息。而Nano Banana Pro通过整合Google的接地技术,实时检索并精准标注图像中的关键信息。
例如,在生成“乌龟串”植物养护指南时,它不仅还原叶片纹理细节,还能补充植物的原产地和光照需求等真实信息,生成既美观又实用的科普图表。![]()
而在在文本渲染能力上,Nano Banana Pro也实现了飞跃,通过优化推理和渲染引擎,成功攻克这一难题。在生成饮料品牌包装设计时,它能精准贴合品牌名称于易拉罐曲面,并根据指令生成符合透视和光影逻辑的多语言版本包装图,为国际化品牌推广提供了革命性工具。![]()
为应对深度伪造风险,谷歌为Nano Banana Pro生成图像嵌入SynthID数字水印。这种水印在像素层面难以察觉,但在算法层面能被精准识别,即便图像经过裁剪、压缩或滤镜处理,水印依然有效。
此外,谷歌在Gemini App中推出面向消费者的验证工具,用户可通过上传图片确认其是否由AI生成。这种防伪机制的引入,体现了谷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为未来可能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做好准备。
为了弥补模型对物理规则理解能力的不足,Nano Banana Pro还为专业摄影师、设计师提供了对物理参数的深度微调功能。用户可自由调整景深、光影角度、色彩分级等参数,实现高度写实的视觉效果。
此外,该模型支持最高4K分辨率图像输出,满足高端商业场景需求,对市场领先产品构成直接挑战。![]()
Nano Banana Pro与谷歌生态系统的深度整合同样值得关注。
它可生成高保真UI界面原型,并与Antigravity平台协同工作,直接将视觉设计转化为前端代码,这种无缝协作模式正在重塑设计师与程序员之间的分工。
而作为谷歌AI生态最大的流量入口之一,Nano Banana Pro还将被整合到Adobe,Figma等主流创意工具,以及谷歌自家的Slides、Vids和Flow视频工具中,扩大其在创意领域的应用范围。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曾经透露,在Nano Banana的推动下,Gemini的月活用户数在短短一个季度内就从4.5亿暴增至6.5亿。
尽管功能出色,但Nano Banana Pro依然无法优化成本高昂的问题。相比于普通版,Nano Banana Pro版本定价更高:生成一张1080p或2K图像成本为0.139美元,4K图像生成成本更是高达0.24美元。
这一定价策略清晰划分了用户群体:普通版适合日常娱乐和快速预览,而Pro版专为容错率低的专业商业场景设计。
也就是说,同样一款AI图像工具,在不同类型的用户手中,生成的结果,也将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比如说,Google DeepMind产品经理碧·亚历西奥(Bea Alessio)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为用户提供了一份完善使用Nano Banana Pro的提示词指南:
一个完整的提示词应该包含六个要素:主体(谁或什么)、构图(如何取景)、动作(正在发生什么)、场景(在哪里)、风格(什么审美)、编辑指令(如何修改)。
而如果你想要更精细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画幅比例(9:16 竖版海报还是 21:9 电影宽屏)、镜头参数(低角度、浅景深 f/1.8)、光线细节(逆光的黄金时刻,拉长阴影)、调色方向(电影级调色,偏青绿色调)、以及具体的文字内容和样式。
(作者|陶天宇,编辑|李程程)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