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在全球最大的科技峰会现场,他们用DeepSeek养出迷你“独角兽”

IP属地 中国·北京 虎嗅APP 时间:2025-11-16 02:06:38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陈伊凡

编辑|苗正卿

头图|WebSummit提供

10年前,于Web Summit之上,一家名为Revolut的三人小公司悄然现身,恰似夜空中乍现的微弱星辰。如今,它已成为欧洲最具价值的私营科技公司。10年后的WebSummit,仍有许多微光浮现,更多、更密集也更有活力。

11月10日,在葡萄牙里斯本那世界网络峰会的主会场中,Web Summit的CEO兼创始人Paddy Cosgrave在开幕致辞里笃定地说:“我丝毫不怀疑,在今年这盛大的网络峰会上,必定还会出现另一个Revolut——或许只是两三个人,带着小小的摊位,却怀揣着宏大而奇妙的创意(来到现场)。”

在过去的几天里,Paddy和许多公司的CEO频繁谈到中国公司,除了DeepSeek、Kimi这样的大模型公司,还有中国的能源和电力,这些潜力正让这个东方古国成为AI全球竞争中不可被忽视的一极。

WebSummit是欧洲最大的科技峰会,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科技活动之一,至今已经创办了第16年。

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浪潮来势汹汹,甚至让原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甚显“佛系”的欧洲,开始警觉。毕竟,当全球移动互联网原生勃勃生长时,欧洲在谈的是数据隐私保护。但如今,一切已经不同,旧时代的地图将被重建,人工智能将重塑一切。

整个展区,没有太绚丽的舞台展示、没有震耳的音乐,甚至宇树机器人,也只是低调地在简易的展区来回踱步。来自中国的AI应用公司Manus的展位,被放在了展馆的中心位置,前去交流的人络绎不绝。展区的另一个核心区,则是一些美国的初创企业,例如风头正盛的芯片公司Groq。这似乎也反映了当前AI全球竞争最关键的两极。

一排站台横贯场馆,串起了一批AI原生的初创公司,在与他们交流中,我发现,DeepSeek正在成为许多初创公司的大模型优选,因为它便宜以及开源。一位来自爱尔兰的投资人甚至和我提到了kimi以及kimi最近的一次更新。

这一次参会,我并没有把重点过多放在中美的公司,而是关注更多的中美之外的AI创业公司,我想知道,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欧洲人,是否在AI2.0时代,能迎头赶上?我也想知道,相比于中美的融资热潮,相比于那些堆算力、堆模型的暴力美学叙事,其他国家的创业者们如何思考AI原生的未来。

在聊完16家初创企业之后,我有几个有意思的发现:

1、在一些长久以来丧失创新活力的古老社会,其许多商业形态正在跳过SaaS,直接步入AI原生时代。在这次的WebSummit中,许多AI初创企业来自巴西、土耳其、波兰等非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发达大国。他们一部分深耕本国市场,靠对国内用户习惯的熟悉,有针对性设计自己的AI产品;另一部分则走出海路线,很多AI应用其实已经能够在市场上看到不少竞争者,但这些创业者并不焦虑,他们选择解决同一领域不同的细分问题,这其实也很符合AI红利期的特点——只要产品出来,一定有人会用;

2、AI肉眼可见地在销售和编程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落地更深、企业更多。AI Agent正在向更加细分的领域发展,在WebSummit上,反而鲜有看到To C的产品;

3、相比于中美,其他国家的初创公司对融资的迫切并不大,许多都是自有资金在烧,一方面,AI应用不像大模型一样那么烧钱;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初创公司规模化扩张的野心普遍不大,他们的目标可能就是做好本国市场,在本土存活下去,抑或是被收购;

4、AI正在重构组织。许多初创公司只有5人以下的全职员工,他们靠AI Agents以及全球各地的自由职业者运作;

5、DeepSeek正在成为全球越来越多初创企业的选择,因为其低成本以及开源,尤其是对于一些对数据隐私保护要求高的地区,极为适用


小国创新崛起

与过去任何一次科技革命不同,这场由大模型掀起的海啸,不再只是硅谷、北京或伦敦的独角戏,许多小国家正在跳过上一波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接进入AI原生世界。

Lovable,这家总部在瑞典斯德歌尔摩的AI编码公司,用了不到18个月,把ARR从0推到1.4亿美元,成为史上营收增速最快的独角兽之一。首席执行官Anton Osika在Websummit峰会上表示,他们的用户数量将突破800万,每天都有“10万个基于Lovable平台的新产品诞生”;有超过半数的财富五百强企业正在使用Lovable激发创造力,在演讲中,他提到,里斯本一位11岁的男孩为他的学校搭建了一个类似Facebook的平台,而一对瑞典创业者七个月前在该平台上推出的初创公司,如今每年能带来70万美元的收入。

这位瑞典创业者的例子,是这一轮AI技术浪潮下的典型缩影——AI编码门槛的降低,加速了AI平权。

“老狗学会新把戏。”Paddy用一个爱尔兰谚语向我解释这个现象,AI正在让这些拥有极为古老的做事方法的国家,开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而这些已经僵化的社会,许久以来已经没有令人激动的创新,这些国家的许多商业形态例如支付,正在跳过SaaS,直接进入一个AI原生的时代。

其中一个受益者就是——土耳其。

在过去几年里,土耳其的几款AI应用甚至荣登了AI应用的热门榜,有一大部分的土耳其AI产品是GPT的“套壳”,还有一些则是AI studio的形式,瞄准市场上热门AI应用,迅速推出,迅速推动增长。

不过,这一次在WebSummit上,我们发现了一家来自土耳其的面向企业端的AI产品——一款人力资源的AI智能体。


recruspace创始人 图片由陈伊凡摄

不同于这个领域的巨型独角兽Mercor AI,他们的产品逻辑并不是做招聘的全链条,举个例子,输入一句“我要一个会Python、愿意到安卡拉工作的初级工程师”,它能在10分钟内写完职位描述、去LinkedIn搜人、打分、排序、发首轮邮件。

创始人告诉我,他们公司成立于2025年,他们认为进入大模型时代,AI正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2025年成立了这家公司。这家公司仅有5人全职员工,剩下的都是兼职。他们决定和其他企业合作,完善招聘流程,“我们不会什么都自己做。”

另一个企业来自巴西,这是一家AI销售Agent的公司,这位戴着红色镜框眼镜的创始人热情地介绍自己的项目。


Hablla创始人正在介绍自己的产品,他去年才开始学英文 图片由陈伊凡摄

这家公司叫做Hablla,其特色是,这是一家深耕巴西国内市场的公司,其基于WhatsApp的对话式营销方式,他们把销售的全流程都集中在看板上。这位创始人解释,因为在巴西,WhatsApp的普及率很高,在Hablla中,通过创建自定义脚本,引导与客户的对话,提供根据每位客户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的自动回复,确保高度个性化的体验。同时,Hablla实现重复性任务的自动化,例如潜在客户筛选和自动回复,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实现高效且一致的客户互动。

这位创始人自己就是一名销售,他深知销售流程中的痛点,当大模型出现之后,他发现,机会来了。

还有一家来自韩国的教育公司,其创始人只有25岁。他们的产品是一款AI语音代理,其落地场景为英语测试和数学测试。

“ChatGPT无法在口语考试中告诉你你的语音语调应该是什么样?你的语气应该是怎么样?你的发音是否标准?但这些,Lyway可以。”这位创始人表示,大模型有幻觉,这对于教育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他们的技术,就是解决大模型的幻觉。他们客户是韩国,明年计划进入越南和马来西亚。这位创始人表示,他们自己的公司已经可以赚钱,因此他们并不打算寻找投资人。

一个极为有意思的发现是,许多创业公司选择DeepSeek,因为开源、安全以及便宜,对于初创公司而言更加友好。“OpenAI太贵了,我们每年要给他们支付大量费用,但DeepSeek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很大成本。”一位创业者告诉我,“我不认为把数据都给美国公司是一个好选择。”他说。


一人公司兴起:从管理人,变为管理一堆Agent

2024年初,OpenAI CEO山姆·奥尔特曼提出,AI时代,很快就会出现估值10亿美元的一人独角兽公司。

一年后这件事已经逐渐在许多初创公司中实践。正如Paddy所说,两三人一个摊子,开始做生意——AI正如一把手术刀,把旧的组织形态切成碎片。

有人要做的就是重组碎片的人。“AI已来,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把AI用起来”。一家来自德国初创公司Teamdecoder创始人说。

在这个工作平台上,你可以看到一个乐高一样一个个模块拼接,你只需要输入你的任务,智能体就能帮你辨别业务流程,拆解工作,决定哪些由AI Agent完成,哪些由人类完成。


Telecoder——AI组织重构公司创始人 图片由陈伊凡摄

他点开一个真实案例:某欧洲物流巨头,原来5个部门,合并成1个。

这家公司本身也非常AI原生,只有创始人1个,其他都是全球各地的数字零工。

他们收取咨询费,但创始人表示费用并不高,不过我认为这是一个证明以及正在实践AI组织重构的一种模式。

在今天的展会上,这些AI初创规模都不大,他们基本都是5人左右的全职,其余都是使用世界各地的兼职员工。

我与许多创业者和投资人聊过“一人公司”的概念,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一人公司”尤其是在硅谷极为盛行。我们曾经写过的一家AI原生公司,Swan AI,就是只有三个人,两个月里赚了100万美元。

不过,这样的模式对中国来说较为少见,我也曾经与诸多创业者沟通过这样的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六间房的创始人刘岩就表示,国外可能有很多1人公司,他们的流量更加平权,但在中国,大公司掌握流量。这是中国“一人公司”较为少见的原因之一,毕竟,在AI创业时代,做流量和增长特别关键,并不是产品好就行。

所以,流量不平权,这确实是个特别反创业的事儿,刘岩说能成为1人公司的,首先可能不是AI原生创业者,更可能是自媒体人——先获得流量,才有机会做成1人公司。如果流量机制是健康的,就意味着你不用把产品做到特别好,也会有人用。


AI应用:请证明你的产品有趣,而不是便宜

在AI时代,我们和许多人探讨了AI应用产品。当技术不再是瓶颈之后,对产品的理解、洞察和产品的品味,成为了一款AI应用得以获得用户的原因。

在这次展会中,我也看到了一些有趣的AI应用。

例如我遇到了一家AI教育企业叫做Headway,他们拥有四款产品,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Headway,是他们的旗舰应用程序,拥有2000多本书籍摘要,包括文本和音频,以及每日见解和游戏化挑战。还是全球下载量最大的图书摘要应用程序,全球教育类收入最高的10个IOS应用之一。

他们在WebSummit上设置了一个游戏区,通过转盘抽出一些题目,例如我的题目是“我思故我在”是谁说的,答对的有奖品。

这家公司是2019年由安东·帕夫洛夫斯基(Anton Pavlovsky)在基辅成立,目标是重新定义人们的学习和成长方式。该公司诞生于乌克兰,从第一天起就全球化,开发游戏化教育应用程序。Headway应用迅速在全球图书摘要领域占据领导地位,随后扩展到更广泛的终身学习领域。Headyway旗下有五款应用,并拥有了1.6亿用户。

创始人对终身学习有很深的情结。2021年,大模型的加入让他们增加了个性化学习的模块,用户在APP上的留存时间更大了。


Unframe创始人 图片由陈伊凡摄

还有一家做3D虚拟人的公司叫做Unframe,这是一家德国公司,他们通过给广告公司、教育公司提供3D虚拟人服务挣钱。三位创始人是教育背景出身,因此他们也选择了教育作为第一个落地场景。他不断和我提到HeyGen这家AI视频生成公司,这家由华人徐卓在洛杉矶创办的公司,用了178天,从0实现了100万美元的ARR。

在垂类AI Agent方面,许多创业公司瞄准了极为细分的市场需求。

AI在销售场景以及编程场景已经实现了大量落地的案例,并为公司带来了切实可行的收益。在聊过的16家企业中,有6家AI销售的公司,他们都各有特点,有一家叫做amplemarket,他们的客户是Mistra AI等这些公司,他们的Agent能够帮助销售人员完成线索的收集以及邮件的发送,全程无需人类参与。他们的商业模式是从平均合同价格中抽成,这是一种典型的按照结果付费的模式。

还有一家公司,给制造业提供产品设计的Agent,创始团队是一群曾经从事航天飞行器设计的工程师,在工作中他们发现了制造业在产品设计上的痛点,这套AI Agent能够帮助制造业工程师快速生成产品。

“世界正在发生飞速变化,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的重心正在转移。“Paddy说,AI正在前所未有深入到全球各个细分行业和市场之中。

会场外是平静的大海,在15世纪,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从这里的海港出发踏上航海征途。而此时,一场新的冒险正在酝酿,其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诞生,在中国场景落地,并在全球蔓延。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804770.html?f=wyxwapp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