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攻下全球第一,澜起科技,以快制胜!

IP属地 中国·北京 飞鲸投研 时间:2025-11-14 20:16:48



储存芯片战场,百花齐放!

2025年,江波龙自研主控芯片部署量破1亿颗大关,打入多家Tier1供应链,其UFS4.1产品更获闪迪认可,势头正劲;

同时期,兆易创新则受益于三大国际厂三星、SK海力士、美光退出利基市场,迅速以8Gb DDR4等新品补位,在中低端DRAM领域站稳了脚跟;

澜起科技更是在10月宣布——已成功完成DDR5第四子代寄存时钟驱动器芯片的量产。

然而,细看我国储存芯片企业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就会发现:无论从净利润规模(16.32亿)还是同比增速(66.89%)来看,澜起科技都无疑是“最猛”的一位。



不禁要问:为什么澜起科技赚的比同行更多呢?

一个字:快!

技术迭代快,一年一“芯”生

存储芯片,说白了就是电子设备里用来“记东西”的核心零件,根据数据保存方式分为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

前者断电后不会存储数据,但速度快;后者断电后仍能将数据长期保留,但速度相对较慢。其中,澜起科技的“拳头产品”就是易失性存储器里的内存条(DDR)。



它相当于CPU(中央处理器)和内存之间的桥梁,数据首先到达DDR,再按照系统指令传输到CPU或者DRAM上,稳稳地将数据“过渡”过来。

不仅传输稳定,DDR技术还是个“时间管理大师”。普通内存一个时钟周期只工作一次,而DDR能在上升和下降两个时间点各工作一次,效率翻倍。

正因如此,如今从我们用的电脑、手机,到服务器、汽车电子,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那么,澜起科技快在哪里?又是如何实现“快人一步”的呢?

从DDR2到DDR5世代,相关厂商数量肉眼可见地减少。目前,全球具备DDR5内存接口芯片量产的企业只剩三家:澜起科技、瑞萨电子、Rambus。



其中,澜起科技在互芯片领域的市占率在2024年就高达36.8%,居全球第一。且在上述三家公司中,澜起科技DDR5世代的研发进度更为领先。

2021年澜起科技试产DDR5第一子代芯片;2023年率先量产第二、三子代产品;2024年推出7200MT/s速率的第四子代;2025年10月,又推出了9200MT/s速率的第五子代产品。

可以说,澜起科技基本做到了一年一迭代。而支撑公司完成快速迭代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敢投入的研发魄力。

内存接口芯片属于高性能、高速的集成电路,产品研发难度大且关键专利都掌握在少数龙头手中。

面对这样的“硬骨头”,澜起科技的选择是持续加码。2021-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总额逐年上升,从2.67亿提高到6.82亿,研发费用率最高达30%。



这份敢于“烧钱”的底气,正是其技术领先的根基。

其二,是绑定的生态优势。

内存子系统必须与CPU完美“共舞”。澜起科技从2016年开始就与两大CPU巨头Intel和AMD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使得澜起科技不仅能熟知CPU平台的技术路线图和接口规范,更能有针对性地优化其内存接口芯片的设计,确保其产品能与新一代CPU平台同步甚至提前面世。

这种“生态绑定”也是其快速迭代的关键外部因素。

商业落地快,越“跑”越领先

“唯快不破”,是科技企业不变的铁律,正是这份“快”,为澜起科技打开了利润的泉眼。

在半导体行业,谁能率先推出成熟、可靠的产品,谁就能享受到“首发红利”。

一方面,可享受更高的定价权。在竞争初期,产品供不应求,利润率较为可观。

另一方面,可提前锁定头部客户。服务器厂商在认证新平台时,由于重新认证的成本和风险较高,因此一旦采用了某家的方案,通常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不会轻易更换。

澜起科技深谙此道,才力求在每一代产品的迭代中都抢占先机。

2021-2025年前三季度,澜起科技的毛利率越来越高,如今甚至突破了60%,与兆易创新、普冉股份等同行拉开了不小的距离。



当然了,其他公司也并非简单“落后”于澜起科技,我国的储存芯片产业本就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生态圈。

例如,江波龙更聚焦模组制造,兆易创新、北京君正等是则利基型或特种DRAM颗粒设计公司。它们与澜起科技更多是互补协同的关系,共同构成产业的拼图。

因此,更进一步说,澜起科技的领先不只是“首发”,更像一种“高处不胜寒”的优势。

未来,澜起科技产品迭代依旧没有“减速的迹象”。

因为,澜起科技凭技术领先已成为国内唯一参与全球内存标准制定的公司,它的“快”,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早在2016年左右,澜起科技就发明了“1+9”分布式缓冲内存子框架,巧妙解决了CPU与DRAM颗粒间内存子系统大容量与高速度间的矛盾。

由此,该框架被JEDEC(全球微电子行业标准制定机构)采纳为国际标准。

到了DDR5代,上述架构又演化为了“1+10”框架,继续牵头作为LRDIMM的引领标准。



也就是说,澜起科技能够较早得知行业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从而提前布局。

2030年,全球内存互连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15.79亿美元增长至50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2%。



已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澜起科技,大概率将乘着行业东风,将自己的业绩与传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结语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储存芯片的竞技场上,澜起科技深谙“快”的真谛——不是盲目追赶,而是定义节奏。

当别人还在适应DDR5时,它已经在规划下一代;当同行争夺现有市场时,它早已通过标准制定锁定未来。这份“快”,让澜起科技不仅赢得了今天的利润,更抢占着明天的话语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