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女王2》在优酷开播,微博上一片叫好,说这才是大女主影片该有的样子。不过,也有人抱怨,里面广告太多了。TVB连续亏损多年,经典作品越来越少,好不容易逮到一个热门IP,誓要把羊毛给薅秃了?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乌彦祖假正经
《新闻女王2》在优酷开播,微博上一片叫好,说这才是大女主影片该有的样子。
八妹又去其他平台看了一圈网友的评论。大家对这部剧的观感,可以概括为保持了TVB一贯的快节奏、强冲突、高能台词等多个优点,加上佘诗曼等几个实力派的带感演绎,整体评价不错。

不过,也有人抱怨,里面广告太多了。前三四集,竟有六七个品牌广告密集植入,为了强行带上品牌,画面很明显被切换得乱七八糟。
TVB连续亏损多年,经典作品越来越少,好不容易逮到一个热门IP,誓要把羊毛给薅秃了?毕竟,像佘诗曼这样,“离职后”还能给老东家创造收益的明星,并不多。
1./ 女性全员野心家,4分钟一次软广,TVB拍了一部稳赚的戏?/
《新闻女王2》的剧情紧接着上一部,讲述了金牌主播文慧心(佘诗曼饰)在离开传统媒体后,加入了自媒体。通过一系列“抢报道”事件,反映在当今环境下媒体如何生存的状态,涉及AI主播、流量焦虑、舆论挟制、收割观众等当下的热门话题。
剧情非常给力,开局直接起飞,上一部的男主角,第一集就被“挂”到墙上了。三位女主角在他追悼会上端着红酒杯“隔空”敬酒,看得人兴奋中又有点头皮发麻。

台词方面也有很多金句。比如剧中张家妍说:“换工作只是换个监狱,没区别”,就算不在现在公司干,到其他地方也还是好不到哪里去。
网友说这句话是“牛马”嘴替,哪有让人爽的工作。
这部剧受关注,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里面的女性角色都太“现实”了:
没有一个是白莲花,职场中不被动、不柔弱,主动追逐权力,展现专业能力。丝毫不掩饰向上“爬”的渴望,甚至可以说,把“野心”都写在脸上。
女主man姐就火力全开地告诫后辈:“想做王,就要守住自己的领土,寸土不让”。

要不是里面强行植入广告太多,观感也许会更好。
网友算了一下,《新闻女王2》前4集,一共有6家品牌出现在广告植入中,而且植入得非常刻意。第一集一共43分钟,有广告嫌疑的画面出现了超过10次,观众平均每隔4分钟就要“被迫”看一下品牌露出。
![]()
比如,SNK全员开大会,画面突然来了一个大远景,就是为了给摆在角落里的某款牛奶一个镜头。还有,女主角说着台词,就要打开盖子喝口某树叶。
网友说,感觉这部剧应该是TVB最赚钱的剧集之一,前几集播完应该已经回本了。
![]()
这部剧是TVB拍的,但背后的金主却来自内地。优酷是电视剧的合作平台,基于上一部戏的成功,这次的确费了很多心思,从上一部结束,续集的话题就没断过。有优酷牵头和流量保障,内地广告商自然也会赏脸,有消息说,某牛奶品牌的植入广告费就有2000万元。
TVB借此狠狠“补”了一下元气。财报来看,TVB 母公司已经连续多年不景气,近5年的亏损额超30亿港币,各种平台的广告收入都在下跌。
![]()
当然,指望一部剧能让TVB焕发第二春不现实:得多来几个“佘诗曼”,能同时在内地和香港都吃得开,然后再多拍几部《新闻女王》才行。
2./ 佘诗曼“逆袭”两地,赚5套亿级豪宅,两部戏就能给TVB“续命”?/
佘诗曼这次在《新闻女王2》中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跟上一季一样,把文慧心这个角色的柔和狠都演了出来。
比如,得知带的实习生出错时,她没骂人,就那么盯着对方看了三秒,眼神从惊讶到失望再到冷漠,最后轻轻一句“明天不用来了”,看得人后背发凉。网友说,这功力,没有多年历练到不了这火候。
佘诗曼被称作TVB黄金时代“最后的当家花旦”。1997年,恰逢香港回归,TVB大操大办香港小姐,22岁的佘诗曼获得季军。
那年冠军、亚军事业心不强,为了争一个富商闹得名声尽毁,于是TVB把这两人的资源统统给了佘诗曼。出道第二年,就在金庸剧《雪山飞狐》中饰演出尘脱俗,温柔善良的苗若兰。
不过那时的佘诗曼还太年轻,就算天上掉的馅饼,也没能力接住。
她总找不到角色的感觉,说话声音太小,该哭的时候也哭不出来,惹得导演破口大骂,甚至把剧本丢在她身上。毒舌观众笑话她是“鸡仔声”,满屏唱衰。
佘诗曼充分发挥港女精神,背地里偷练基本功,每天对着报纸朗读,对着镜子反复演练眼神和动作。拍戏时更是“以身犯险”,很多危险镜头坚持亲自上阵。
2004年,宫斗神剧《金枝欲孽》横空出世,她饰演的尔淳冷静内敛,有很多人性挣扎的戏份,难度颇高。不过,经过七年的TVB洗礼,她演技日渐成熟,拿捏这种角色不在话下。

虽然没有凭借《金枝欲孽》获奖,但她已经完全站稳了花旦的位置。2006年,凭借《凤凰四重奏》中一人分饰祖孙四代人四个角色,她夺得TVB最佳女主角奖,这年,她31岁。
佘诗曼在TVB的那几年,她每年都有在内地爆红的作品:《宫心计》《法证先锋》《绝代商骄》《公主嫁到》等剧都得到网友热捧,《使徒行者》更是以单日超1亿播放量打破了港剧在内地网络的播放记录。
2011年,跟TVB合约期满,佘诗曼开始正式闯内地。
为了学习普通话,她又像刚入行那样,每天对着报纸练习。拍了一段时间的小成本电影后,2018年佘诗曼接下于正的《延禧攻略》。 戏份不多,片酬也不高,佘诗曼却将娴妃这个角色演绎得精彩绝伦,尤其是“黑化”不靠眼妆,仅凭一个眼神就让人信服的表演,获得满堂彩。

这部原本没人看好的清宫戏,让佘诗曼走红内地市场。很多优质资源接踵而来,大女主剧本也接了不少。
佘诗曼称在内地三部戏片酬抵得上在TVB十年。2011年,佘诗曼在深湾轩买入房产用来收租,接着又以1850万港元买入九龙半山豪宅帝景峰自住。在内地火起来后,她又多次买入房产。
根据港媒统计,佘诗曼名下最少有5座市值过亿的豪宅,每个月有几十万的房租收入。除了房产,佘诗曼多年来在餐饮、基金等领域也有不少投资,几乎都有所收获。
![]()
与此同时,TVB那边却是另一番天地。
连续亏损重压下,TVB也开始从内地市场寻找突破。能把港剧和内地观众紧密连接起来的,最好是那种演员和题材都能被内地观众喜爱的剧,《新闻女王》应运而生。
可能TVB都没想到佘诗曼有这么好的收视号召力。2023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TVB把女演员所有的奖项都给了佘诗曼,并放出风声,会有续集。
《新闻女王2》顺势而生,相应的,内地的广告植入大法也运用其中。港剧的成本赚的却是人民币,加上TVB又在不停带货,TVB母公司上半年的亏损已经收窄25%。
按照佘诗曼的套路,招揽几位“北上旧将”,说不定还真能实现扭亏为盈。
3./ TVB盘活内地市场,还需要多少个“佘诗曼”?/
TVB如果想走这种模式,除了佘诗曼,八妹心中还有几位“视后”人选,可供参考。
第一位是蔡少芬。
1991年,18岁的蔡少芬凭借香港小姐季军头衔签约TVB。那时候的 TVB 正值黄金时代,佳作频出,蔡少芬凭借清丽外形与扎实演技迅速突围,在《天地豪情》《妙手仁心》等经典剧集中都有不错表现。她迅速成为90年代港剧代表人物,跟宣萱、陈慧珊成为千禧年TVB的当家花旦。
2009年与张晋结婚后,TVB高层暗示“家庭会影响工作安排”。权衡之下,她选择不续约,带着“想演不一样的角色”的初心,一头扎进内地市场。
不过,最近导演王晶爆料,说蔡少芬当年离开TVB是因为“赚不到钱”。
甭管因为什么,2011年一部《甄嬛传》让蔡少芬在内地收获“养老保险”。
参演时,蔡少芬已经怀孕了,仍将城府深沉的皇后一角塑造得入木三分。现在,各大短视频博主还在用显微镜分析她在剧中的表演细节,最后得到的结论是:“TVB果然不养闲人”。
![]()
有网友统计,自从离开TVB后,蔡少芬在内地拍了将近10部影视作品,虽然再没有皇后娘娘这样出圈的角色,但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有报道说她的片酬由TVB时期的每集4万港币飙升到20万人民币一集,成为当时北上港星中片酬的顶峰。
演剧说台词时,蔡少芬的普通话确实是个问题。但在综艺节目中,她这种“说不清楚”普通话的人设,又成了笑点,时常出现在各大综艺节目上,赢得观众喜爱的同时,也有一笔不菲的进账。
另一位是胡杏儿。
1999年获香港小姐季军出道,签约TVB。由于外貌在一众花旦中没有优势,胡杏儿走“努力路线”,为贴合《肥田喜事》中的 “肥田” 一角,她 52 天增重 32 斤,又在后续作品中快速减重。这份极致敬业让她很快斩获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视后,成为 TVB 当家花旦之一。
2014年拍完《冲上云霄 2》后,她也转战内地市场。
努力+TVB的训练成果,让胡杏儿在内地同样拥有一席之地。《那年花开月正圆》《蛮好的人生》等剧中,她甘当绿叶,用心诠释每一个戏份不多的角色,网友称赞她“不输孙俪”,在内地积累了良好的观众缘。
尤其是2020年《演员请就位2》,她怀有身孕的情况下,全程用普通话表演,甚至挑战了安徽方言角色,导演陈凯歌对她赞不绝口。她拿下当季冠军,也赢得了内地市场的认可。
![]()
蔡少芬、胡杏儿和佘诗曼的经历有相似之处。都是经历TVB的“培训”取得成功,年长后“北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依然凭借扎实的演技和毅力闯出一片天地。
如果她们再回到TVB,利用老东家的资源和底蕴拍出好作品,可以兼收内地和香港两份红利。
TVB这两年进军内地市场,跟多家电视台、平台合办节目,还开设多个账号进行直播带货,可以说,已经在内地有根基了。
如果能把“佘诗曼路径”走通,就是盘活了整个棋局。能名利双收的“道路”,多走几遍就是了。
估计不用八妹提醒,TVB的编剧现在已经开始干活了。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