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元老“跳槽”,邵航接棒中原消金总经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独角金融 时间:2025-11-11 22:18:45



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河南省内持牌消费金融“独苗”,刚刚完成了一次重要人事变动。

11月7日,监管局一纸批复,将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消金”)副总经理邵航,正式推上了总经理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中原消金掌舵8年的原总经理周文龙离职后,加入海尔消费金融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金”)担任总经理。

背靠中原银行(1216.HK),中原消金近年来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为424.79亿元,同比增长17.13%,在31家消金公司中排名12位;实现营收35.27亿元,同比增长19.75%;净利润达5.03亿元,同比增幅20.95%。

今年上半年,中原消金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实现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29.52%;实现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了30.4%,在21家持牌消金机构中排名第8位。

不过,主要业务为发放个人消费贷款的中原消金,一个月内却遭遇上千条投诉,主要涉及“暴力催收”“恐吓威胁”“利率过高”等

新帅上任,将如何带领中原消金在扩张与规范之间走好平衡木?

1

8年舵手周文龙“跳槽”海尔消金,

邵航补位中原消金总经理

一个月前,中原消金原总经理周文龙获批担任海尔消金总经理。

履历显示,周文龙曾在中信银行总行任职8年,历任消费金融事业部高级经理、零售信贷部副总经理等职务。离开中信银行后,周文龙从2015年开始参与中原消金的筹备建立工作;2016年末中原消金正式获批开业,周文龙出任中原消金总经理,任期超过8年。

据了解,在担任中原消金总经理期间,周文龙主导了公司的自营渠道建设与线上渠道拓展工作,中原消金也是行业内较早接入抖音等流量渠道的公司之一。



图源:罐头图库

老将“跳槽”,中原消金副总经理邵航“补位”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邵航和周文龙一样,都是消费金融行业的“老人”,也曾参与中原消金的筹建,先后担任中原消金董事、总经理助理,2020年8月至今任中原消金副总经理。在此之前,邵航还曾供职海尔集团,曾担任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海尔消金市场部总经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导师、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邵航作为公司筹建元老升任总经理,通常有利于战略延续性,但需关注其与前任周文龙在业务布局上的差异。”

中原消金成立于2016年底,注册资本20亿元。截至2024年末,中原消金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中原银行(1216.HK)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49.25%,华平亚洲和伊千网络分别持股42%和8.75%。

中原消金现任董事长来自第一大股东中原银行。2023年1月11日,马景鹏获批出任中原消金第二任董事长,此前2022年11月,马景鹏已获批出任该公司董事,并担任该公司党总支书记。公开履历资料显示,马景鹏曾担任中原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会计运营部总经理。



图源:罐头图库

近年来,中原消金资产规模和贷款规模不断提升。2022年至2024年,中原消金总资产分别为270.09亿元,323.7亿元、362.65亿元、424.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85%、12.03%、17.13%。

截至2024年末,中原消金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393.66亿元,同比增长20.49%;公司债务规模随业务扩张而有所增长,2024年末付息负债372.63亿元,同比增长19.47%。

自2019年起,中原消金就同中原银行开展业务合作,得到中原银行在业务协同、资金融通、风险控制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截至2024年末,中原消金已获得170余家金融机构授信超900亿元,其中中原银行对公司的授信额度为122亿元,占比13.56%。

中诚信国际出具的评级报告中显示,中原消金主要出资人在公司必要时应给予流动性支持、经营损失侵蚀资本时及时补充资本金,但中原消金似乎更热衷于自己发行ABS。2024年全年,中原消金共计发行近65亿元ABS,发行规模在业内居于首位;2025年以来也已发行60亿元ABS。

事实上,热衷发行ABS“补血”,核心原因主要包括:融资成本低,不依赖单一资金方,同时也适配监管要求。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虽然ABS会有更大收益,但可能会产生底层资产的风险。

2

营收、净利润双位数增长,

一个月遭投诉上千条

规模扩张的同时,中原消金近两年成绩单亮眼。2023年及2024年,中原消费金融营业收入分别为29.46亿元、35.27亿元,同比增长11.09%、19.75%;净利润分别为4.16亿元、5.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83%、20.91%。

今年上半年,中原消金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29.52%;实现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30.4%,在21家消金公司中排名第8位。

从营收构成来看,中原消金2024年利息及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21.8%,达35.25亿元,是业绩增长的坚实支撑,但投资收益却从由盈转亏,从5155万元转为亏损231.45万元。

沈萌认为,中原消金投资收益由盈转亏,大概率是误判了投资标的的走势,或者是为了对冲业务资产的风险。



图源:中原消金评级报告

此外,2024年,中原消金营业支出达到29.63亿元,同比增长19.29%,主要源于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5.4亿元至17.72亿元。

而按照获客渠道划分,中原消金主要依托自营和合作拓展业务。截至2024年末,两大渠道占比分别为49.49%和50.51%,自营渠道业务占比较高。

自营渠道方面,截至2024年末,中原消金自建场景贷款余额同比减少19.81%至62.2亿元,占贷款余额的比重15.83%;其中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27%,占贷款余额的比重3.53%;场景结合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4.79%至132.28亿元,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同比上升9.07个百分点至33.66%。

合作渠道方面,中原消金将消费贷款产品嵌入到已选的合作机构平台中营销,并针对部分合作渠道业务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增信服务,以提升资产质量,截至2024年末,担保贷款余额为122.5亿元,占贷款余额的比重为 31.17%。

10月29日,中原消金还公布了助贷业务合作机构名单,包括百融云创、北海北极光、快手、五八同城、度小满、蚂蚁智信等55家公司,其中23家为融担公司。



图源:中原消金公告

而由于消费金融借贷利率高、费用不透明等诸多问题,让互联网消费金融贷款早已成为消费者们投诉的重灾区,中原消金也未能例外。

在黑猫投诉上搜索“中原消费金融”,其中不乏暴力催收、恐吓威胁、利率过高等投诉,近30天投诉量已超1000条。支培元认为,暴力催收多源于第三方外包管理松散,利率争议则与IRR(内部收益率)计算方式不透明有关。

具体来看投诉内容,11月4日,一名用户称此前在“芸豆花”借款多笔,由中原消金出资,账单年利率达60.8%,该用户要求退回超出24%的部分;另一名用户称2024年11月5日,中原消金通过玖富万卡发放贷款4.36万元,该笔贷款年化高达36%,要求减免超于国家标准部分费用。





图源:黑猫投诉APP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日,《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已正式施行。助贷新规的核心内容包括将增信服务费全面纳入IRR计算,锁定年化24%的综合融资成本上限;建立合作平台“白名单”制度等

此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报道,经监管窗口指导,持牌消金机构需从明年一季度开始,将当季整体新发放贷款的平均综合融资成本压降至20%(含)以内。针对小贷行业利率上限的压降政策也正在征求意见中。

除了助贷获客,中原消金还布局自主助贷业务,通过输出自身业务及科技能力,撮合匹配资金端与资产端,获得手续费收入。截至2024年末,中原消费金融撮合业务表外资产余额为21.68亿元,同比增长19.12%。

不过,此前2024年2月,中原消金曾因对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将部分产品贷款发放、本息回收等关键环节操作全权委托合作机构执行,未对借款人身份信息进行有效审核,贷款管理不尽职导致部分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款160万元;同时,中原消金开放平台事业群负责人宋丹对中原消金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将部分产品贷款发放、本息回收等关键环节操作全权委托合作机构执行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处以警告。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指出,“中原消金撮合业务表外资产余额达21.68亿元,若对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实质上会承担隐性信用风险。监管处罚、大量投诉以及业务模式特征均表明,中原消金可能因合作机构违约而面临声誉风险和连带责任风险。

新帅邵航上任,站在了规模扩张与合规经营的关键路口,你认为他该如何带领中原消金化解高利率与暴力催收的争议、强化合作机构管理?评论区聊聊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