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35万起!小鹏X9综合续航1602KM,油车纯电车都慌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电车通 时间:2025-11-07 00:14:55

就在昨天,小鹏科技日以“涌现”为主题,正式将定位升级为 “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仅仅24小时后,小鹏再度召开发布会,推出品牌首款增程车型——小鹏X9超级增程版。雷科技旗下电车通也受邀到现场,来看看小鹏在增程这件事上还能讲出哪些新故事。



图源:电车通摄制

如果说昨日发布的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IRON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勾勒出小鹏在“物理AI”世界的技术雄心,那X9超级增程版就是小鹏将智能体系力落地于现实出行场景的又一力作。

从数字世界的智能模型,到物理世界的续航突破,小鹏用两天时间,演绎了一家科技公司的内核逻辑: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纯电续航452km,小鹏X9用纯电思路造增程

过去,行业内传统的增程方案,普遍采用「小电池+大油箱」的组合方案,这种组合无法解决“纯电续航短、充电速度慢、亏电动力弱、综合能耗高以及增程噪音大”等问题。

小鹏汽车是基于好的纯电体验,做更好的增程。这种“好”,不仅是让木桶的长板更长,更重要的,是把短板也能补上,让整体体验真正提升。



图源:电车通摄制

官方数据显示,小鹏X9超级增程版CLTC综合续航1602公里,纯电续航452公里,这个成绩已经与主流纯电车型水平相近,再加上大油箱,小鹏X9超级增程版不存在任何续航焦虑。

能耗控制上,依托专属管理技术,其综合电耗为16.5kWh/100km,同电量下能跑更远距离。据官方数据显示,小鹏X9超级增程版90%的日常用车场景可实现纯电驱动。燃油经济性表现不错,WLTP油电综合折算油耗2.53L/100km,且支持92号汽油,适配更多地区。



图源:电车通摄制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传统增程器常见的启动噪音问题,小鹏超级增程系统采用了振动传递路径优化方案,使增程器振动幅度降低30%,运行噪声下降10%,配合小鹏自研的主动停缸集成匹配技术,增程器启停阶段的振动幅度进一步下降60%,启停过程更为平稳。

同时,车型配备的ENC增程器主动降噪系统可主动叠加反向相位信号,抵消20-250Hz频段的增程器轰鸣音,官方数据显示噪声总值可降低50%,增程器介入时的噪音增量不超过0.5dB,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驾乘静谧性。



图源:电车通摄制

安全设计上,车型按中欧五星标准打造,采用87%高强度钢铝车身,A柱为2000MPa钢材。车头配备8892m³目字形吸能盒,可在碰撞时通过能量吸收提升乘员舱保护效果。

除了核心配置外,小鹏X9增程版在外观设计上延续了纯电X9的“陆地星舰”设计语言,整车造型极具辨识度,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家族化特征。

区别在于,增程版在前杠两侧新增了运动化包围组件及通风口,原本居中的蜂窝状进气口则升级为主动式格栅,这种调整不仅强化了运动氛围,更能为增程器提供更高效的进气支持,兼顾功能性与运动气质。



车身侧面与车尾的设计基本复刻了纯电版的造型,仅对后杠线条进行优化,使得车尾视觉上的一体感更为突出,整体设计简洁而富有张力。

空间布局上,新增增程系统仍保留核心配置,通过9合1后桥和铝压铸技术提升空间利用率。而且还首发三排电动三折叠座椅,第三排可四六分折叠收纳,适配四人至七人等多种出行场景。

价格与上市节奏方面,目前小鹏X9超级增程版已公布预售价,Max版35万元、Ultra版37万元,计划于本月正式上市,估计正式发售价在34万左右。



图源:电车通摄制

整体来看,小鹏X9增程版在静态层面相较于纯电版更像是一次常规的优化升级,在新增油箱、排气及增程器等核心部件的前提下,不仅未牺牲空间表现,反而凭借出色的设计实现了超高空间利用率,产品力相当均衡。

增程确实有刚需,但小鹏不想做追随者

小鹏此次进军增程领域,是跟风,还是战略转身?这个问题引起了不少讨论。

事实上,何小鹏早年曾公开表示,混动仅是新能源发展的“短期过渡”,纯电才是终极方向。公司内部甚至有过“超快充将淘汰混动”的论断。

然而,市场的走向却超出了最初的预判。尽管增程市场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它依然是当前阶段许多消费者的“真香选择”和车企的销量保障。



图源:电车通摄制

面对这一现实,何小鹏在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正式坦言:“市场对混动产品存在真实需求。”这标志着小鹏正式正视并接纳了这条技术路线。

据了解,小鹏内部团队早在两年前就已启动增程车型方案的调研工作,只是方案始终未能最终敲定,高层在技术路线上存在摇摆。直至2024年小鹏汽车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何小鹏才正式正面回应混合动力车型布局,坦言市场对混动产品存在真实需求。

回顾行业发展不难发现,不少纯电车企在初期都对混合动力表现出“不认可”的姿态,普遍认为混动只是解决补能痛点的过渡性技术。但现实却是,市场对这种“过渡技术”的接受度远超预期。显然,车企的持续发展,最终仍需顺应市场的真实需求。



但市场的刚需,并不意味着要随波逐流。对于小鹏的首款增程车,何小鹏在内部定下了高标准:不接受“过渡方案”,必须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这一定位极具挑战。传统的增程技术素有“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槽点,其在高速亏电状态下动力衰减、油耗飙升的弱点尤为突出。加之小鹏没有传统车企的内燃机技术储备,要打造一套“无痛点”的增程系统,难度可想而知。

小鹏的破局思路正在于此:后发者必须根治原生痛点,并结合自身优势建立差异化,用“纯电思路”来打造增程,不仅要解决增程器噪音、能耗等传统短板,更要融入小鹏在800V、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科技优势,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图源:电车通摄制

于是,我们看到了X9超级增程版,它补上混动的短板,同时还用小鹏最擅长的纯电思维和智能体系,对增程技术进行一次升维改造,重新定义“好的增程”应该是什么样子。

小鹏的竞争逻辑:上下打通、横向铺展

这两年,小鹏连续推出四枚关键产品:全新P7、MONA M03,G9、X9增程版。从中高端到主流价位,从SUV、MPV到轿车,它们共同验证的是小鹏汽车“三年一周期”产品战略的逻辑完整性。

这几款车型共同构建起小鹏“上下打通、横向铺展”的完整体系。这标志着小鹏已经告别了单一爆款模式,构建起一个能够广泛触达不同用户群体的健康产品体系。



与许多车企“高端堆料、低端阉割”的做法不同,小鹏以平台为单位进行技术预埋,让核心的软硬件能力成为可以复用的“标准件”。即便是中低端的MONA M03,在智能化上也没有明显的落后。

这一策略,也为增程车型的快速、高质推出铺平了道路。

小鹏无需为增程车单独开发一套昂贵的子架构,其成熟的800V平台、图灵智能驾驶系统、后轮转向等核心技术和配置,可以近乎“零成本”地赋能给增程车型。这使得X9增程版一诞生就站在高起点,直接继承了小鹏在纯电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

从行业竞争视角看,这种能力体系的自我进化,正是小鹏汽车与其他车企拉开差距的关键。

两天的活动下来,可以看出小鹏这家公司,既想追逐前沿的、未来的AI科技,也想做好眼下靠谱的、实用的汽车产品。它想告诉大家,自己是一个“两条腿走路”的公司,既有远见,也能落地。

目前来看,小鹏所有的棋子都已就位,最后的一道大题,就是“何时盈利”,这个答案相信很快就能看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