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首次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
11月6日据新华社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于近日成功观测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
高分辨率相机获取数据由地面应用系统接收和处理后显示,图像中该天体彗星特征明显,由彗核及其周围的彗发共同构成,直径达数千千米。科研人员利用连续30秒拍摄的系列图像制作成的动画形象展示了该天体的运动轨迹。通过这些观测数据,科研人员正进一步开展阿特拉斯的深入研究。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超4年,状态良好。
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AIPC
据科大讯飞集团,11月5日,讯飞星火AIPC产品发布会暨生态合作伙伴交流活动在合肥举办。在签约环节,科大讯飞与伟仕佳杰、南天东华、华数传媒、华胜天成、联通数科、商海文天等多家企业完成合作签约。
小鹏第二代VLA大模型将上线“小路NGP”,大众成为首发客户
11月5日,在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发布了小鹏第二代VLA大模型,大众将成为小鹏第二代VLA首发客户,同时,这一技术将面向全球开源。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小鹏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将支持小路、园区内部的辅助驾驶,可以支持复杂交通下的小路辅助驾驶。同时,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小鹏未来将首发“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据了解,新功能将于2026年1月底针对Ultra车型全量推送。
OpenAI CFO:短期“没有上市打算”
11月6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OpenAI CFO莎拉·弗莱尔(Sarah Friar)周三表示,短期内公司不会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希望联邦政府能够为未来数据中心项目的融资提供支持。
OpenAI的上市有望成为史上最大规模IPO之一。不过,在《华尔街日报》主办的Tech Live科技峰会上,弗莱尔给外界的期待泼了一盆冷水。她表示,OpenAI转为新公司架构并不意味着即将公开上市,因为公司目前的重点是增长与研发,而非盈利。
“IPO目前并不在计划之中,”弗莱尔表示,“我们仍在让公司不断适应迈向更大规模的发展阶段,因此不想纠结于IPO进程。”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OpenAI正在为IPO做准备,估值可能高达大约1万亿美元。《华尔街日报》称,OpenAI已讨论最快在2027年上市。
英伟达CEO黄仁勋:“中国将赢得人工智能竞赛”
当地时间周三,英伟达CEO黄仁勋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将赢得人工智能竞赛。”他将中国的潜在胜利归功于更有利的监管环境和更低的能源成本。同时他还批评了西方的做法,称这是阻碍进步的“犬儒主义”。他提到美国各州的AI新规可能产生“50条新规范”,这可能会扼杀AI创新和竞争。
谷歌计划在太空测试太阳能AI数据中心
近日,谷歌宣布启动“捕日者(Suncatcher)”计划,探索利用太阳能在太空搭建AI数据中心。公司计划最早于2027年初与Planet Labs合作发射两颗原型卫星,以验证在近地轨道部署AI算力的可行性。谷歌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对算力与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太空具有几乎持续的日照优势,可显著缓解地面能源压力。公司在公布时表示,其自研TPU芯片将随卫星进入太空,在清晨至黄昏同步轨道持续吸收太阳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