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故事会 郭晓
最近十年,拼多多和字节跳动,是中国最为成功的两个公司。
从一包1.99元的乐事薯片拼购开始,拼多多用十年时间,将自己做到了中国TOP3电商平台,全球第五大零售企业,而取得同样的GMV,全球商超一哥沃尔玛用了70余年。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家年度营收接近4千亿元的公司,员工总数不到2.4万人,合计人效比超过1666万元/人,比谷歌还高出300万/人。
拼多多为什么如此神奇?它取得这些成就的秘密都是什么?下一个新十年,拼多多如何完成从极致到平衡的过渡?
高聚焦
外卖大战、即时零售、AI,近乎是2025年中国最热的三大风口。它们之所以火热,不仅有万亿市场的宏大叙事支持,更有巨头近距离贴身肉搏的刺激。
然而,拼多多却显得格外另类。它几乎无视了上述热门概念,反倒像刺猬一样蜷缩起来专注于电商生态。
二季度电话会议上,当分析师问及其他电商玩家加大即时零售投入对拼多多的影响时,公司联席CEO赵佳臻如此回复到,我们目前应对竞争的想法是把一个个具体的商家帮扶案例做好。
不提宏大叙事、也不盲目追风、甚至主动给市场降温、公开预警公司风险和挑战等,我们不认为这个季度的利润可以持续,未来的波动依然会比较大。
这些主动自砍一刀的另类行为,也是拼多多低调、聚焦、长期主义的外在表象。
在畅销书《基业长青》中,作者总结出那些经久不衰的公司均遵循了刺猬理念,即像刺猬一样,将复杂的挑战简化成一个简单而核心的理念,并持之以恒地遵循它。
对于拼多多而言,这个简单而核心的理念就是高度聚焦于低价电商这样一标签上。
当友商在消费升级和下沉市场之间几度摇摆时,拼多多只聚焦在低价这么一件事上。发起百亿补贴活动,吸引五环内的白领为了实惠的苹果产品蜂拥而至;削减中间环节,让源头直供终端;严控自己的员工规模,保持令同行望而生畏的人效比。
拼多多低价的大众心智,至今没有对手可以撼动。靠着低价这一核心战略,拼多多用十年时间,积累了9亿用户,做到近2000亿美金市值。
事必成
高度聚焦核心战略,集中优势资源出手,这也让拼多多保持了极高的命中率,几乎出手必成。
从2015年业之间,严格来说,拼多多只做过三个大项目分别是拼多多、社区团购多多买菜、以及跨境电商TEMU,无一例外,都做到了头部位置。
高盛研报披露,拼多多主站的年度活跃买家数接近9亿,GMV(年度总交易额)预计2025年将达到5.5万亿元,是第二大综合电商平台。
拼多多也是人类商业史上第一家用10时间将GMV做到5万亿规模的零售公司,而它的前辈沃尔玛用了70年,亚马逊则用了25年。
多多买菜自2020年8月份成立以来,一直是头部社区团购玩家之一。今年6月美团优选收缩后,多多买菜更是成了行业仅存的硕果。
要知道,美团已经是效率怪兽了,多多买菜在效率上,却让美团优选也甘拜下风。
据悉,截至二季度,多多买菜已覆盖全国70%的行政村,构成了一个广泛的农产品上行网络。另据晚点报道,自美团优选退出后,多多买菜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试点自建前置仓 + 第三方配送的即时配送服务。
此举预示着,随着竞争对手的退出,多多买菜不仅扩大了原有下沉市场的优势,还通过拓展服务模式的方式提升高线城市的渗透率。
多多跨境TEMU今年以来虽然挫折不断,但其全球第二的排名丝毫未动。据similarweb统计数据,今年9月,TEMU的网站访问量仅次于亚马逊。
炸店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拼多多于2021年推出的仅退款政策。该政策要求平台允许消费者在不退货的情况下获得退款,本来旨在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后来却演变成部分羊毛党白嫖拼多多商家的裂缝。
一位拼多多商家称:曾有一位消费者在自己拼多多商铺里购买一双约500元的鞋子,购买后仅仅因为有些打脚选择仅退款,拼多多客服竟然同意了该诉求,导致自己损失很大。如果批量出现这些仅退款订单,自己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而除了羊毛党对拼多多商家的合理白嫖之外。拼多多对商家的高频罚款也是酿成炸店恶果的另一大元凶。
据悉,拼多多对商家的罚款细则分门别类,且十分细致。比如:商品未在48小时内发货,或上传单号后24小时无揽收记录;再比如售后环节中,商家未在48小时内处理退款申请;还有商家为套取平台补贴的虚假交易行为,拼多多更是处以10倍重罚。
这些罚款条例多数是合理的,是拼多多治理平台生态与提升用户体验的必要措施。不过,一些过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罚款条例,比如针对商家消极回应用户仅退款的处罚,引发了商家的普遍不满。
至今,在黑猫投诉上,商家对拼多多随意罚款的投诉数量始终位于其投诉类型的前列。
仅退款在拼多多起势之后,随后蔓延至全行业,成为商家的集体噩梦。
直到今年年初,市场监管总局定调,认为平台仅退款规则严重挤压商家生存空间、助长低质低价竞争风气,随后约谈主要电商平台。
到了今年 4 月,仅退款正式告别电商行业。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宣布全面取消 仅退款 。
作为电商生态的重要两边,用户体验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透支平台与商家的关系,过度牺牲商家的利益。
显失衡
10月13日,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现身Apple Store官方抖音直播间,这一消息引爆社交媒体。
其实,苹果对于拼多多的战略价值,是远高于库克站台的抖音的。
在拼多多百补频道里,苹果系列始终是标杆产品。苹果帮助拼多多立起了百补的大旗,也帮助拼多多顺利挺进了五环内。
今年9月,苹果秋季新品同步上线拼多多百补频道,最高直降1000元。不过上述优惠并不易抢,且部分用户抢单后遭遇砍单,平台解释称是缺货所致。
缺货背后,苹果对于拼多多始终敬而远之苹果官方旗舰店已经陆续入驻了天猫、抖音,但并没有入驻拼多多。
而除了苹果之外,耐克、华为、三星、小米、优衣库、大疆等全球知名的消费品牌,均未在拼多多开品牌官方自营旗舰店,多采取品牌授权的方式曲径通幽。
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电商负责人告诉《财经故事荟》:大牌直接入驻拼多多的风险仍然高于收益。一方面,大牌入驻拼多多会面临品牌价值被拼多多低价标签稀释的问题。另一方面,拼多多的低价体系会扰乱大牌在其他正价渠道的价格体系,得不偿失。
此外,该人士补充道,拼多多重商品轻店铺的经营思路也与大牌重视粉丝积累,用户复购的逻辑大相径庭。
一位拼多多平台的头部水果商家,曾在多个水果品类拿下拼多多的Top3位置,但其开了4年的老店,粉丝数仅有区区8000多人。
也是因为老粉丝数量有限价值有限,所以他每上一个新品类,都会重开一个新店铺。
在拼多多主要是卖产品,而不是运营店铺。这位商家告诉《财经故事荟》,第一不容易积攒起粉丝,第二不容易积累起品牌。
大部分商家,难以在拼多多建立起自己的主阵地,一切要跟着平台指挥棒走,这也是内卷的特征之一。
同样复制拼多多模式的TEMU,在海外市场也遭遇了强监管风险。
比如,10月份,TEMU因涉嫌干预卖家定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遭到德国联邦卡特尔局的调查。若查实,TEMU面临着最高可处全球年营业额10%的罚款。
显然,在完成了早期的野蛮拓荒后,TEMU也该兼顾增长与合规的时候了。
拼多多过去十年,打造了一个增长神话,但新的十年,它也需要大幅调整,从伴随着失衡的极致,走向平衡的共赢,从一条河流丰沛为一片海洋,让多元生态都能在此各行其道。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