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牛刀财经 武甄
当海澜之家官宣启动港股发行并计划登陆港股市场,这家以男人的衣柜深入人心的服装行业巨擘,再次将转型战略锚定海外市场。
这一重大决策的背后,折射出少帅周立宸掌舵后,面对业绩增长失速、库存高企、主品牌增长乏力等多重挑战,为企业谋求新增长曲线的战略考量。
从构建多元化品牌矩阵,到优化线下门店结构,再到加速国际化布局,周立宸正带领海澜之家试图突破传统男装巨头的增长瓶颈,而此次港股上市,或将成为其全球化战略落地的关键转折点。
周立宸接棒后的成长阵痛
自周立宸逐步执掌海澜之家管理大权,这家曾凭借高性价比 + 密集门店模式席卷全国的企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增长困境。
2024年,海澜之家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打破了此前多年的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仅1.73%,净利润同比下降3.42%,业绩颓势依旧未能扭转。
(图源:海澜之家2025年半年度报告)
核心主品牌的疲态尤为显著,202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单个品牌)收入83.95亿元,同比下滑5.86%,尽管其在总营收中占比仍高达72.58%,却已然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关键因素,这与周立宸上任后强化主品牌竞争力的初衷形成鲜明反差。
门店布局的收缩与革新,也反映出企业应对市场变革的艰难转型。2025年上半年,主品牌海澜之家门店数量净减少110家,降至5723家,规模回归至三年前水平,其中加盟店减少174家,仅靠新增64家直营店勉强抵消部分损失。
(图源:海澜之家2025年半年度报告)
这一调整本质上是周立宸推行提质增效战略的体现,直营门店63.89%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加盟店42.02%的水平,关闭盈利能力不足的加盟店虽在短期内导致门店数量下降,却为长期利润改善奠定基础。
(图源:海澜之家2025年半年度报告)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线下渠道作为海澜之家的核心营收支柱,主品牌门店收缩叠加消费市场整体疲软,使企业增长面临严峻挑战。
存货问题同样是周立宸亟待攻克的难题。过去五年,海澜之家存货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2.76%,2024年攀升至119.9亿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102.55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近50天,达到322.6天。
尽管公司强调82.7亿元可退货商品能转嫁部分跌价风险,但2020-2024年累计超22亿元的存货跌价损失,仍暴露出其在供应链管理与市场需求预判方面的短板。
在周立宸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降低库存压力,成为检验其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尺。
多元化+出海双轮驱动
面对业绩困局,周立宸果断跳出传统男装赛道,开启多元化品牌 + 国际化市场的双线转型之路,为海澜之家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在品牌矩阵建设方面,他打破男人的衣柜单一品牌定位,通过内部孵化与外部合作,向女装、童装、运动零售等领域延伸,OVV女装聚焦中高端市场,英氏YeeHoO深耕童装赛道,2024年控股斯搏兹公司获得阿迪达斯大陆渠道代理权,并与京东合作打造城市奥莱业态。
这些举措在 2025年上半年初见成效,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增长65.57%,成为业绩中的亮点。
但不可否认,多元化转型仍处于量变阶段,尚未实现质变突破。
2025年上半年,其他品牌营收占比仅13.35%,且毛利率同比下滑9.58个百分点至49.07%,既表明新兴业务仍需时间培育,也反映出多品牌运营中成本控制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海澜之家男装巨头的固有品牌形象根深蒂固,短期内难以通过新品牌迅速改变消费者认知,这意味着周立宸的多元化战略还需经受更长时间的市场考验。
在国内市场增长乏力的形势下,周立宸将目光投向海外,加快国际化布局步伐。
2025年财报显示,公司计划在深耕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下半年进军中亚、中东、非洲地区,并在澳大利亚悉尼开设首店。
截至2025年6月,海外门店已达111家,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27.42%,展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然而从营收占比来看,海外业务仅贡献1.78%,与全球化布局的战略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出海之路任重道远。
港股上市破局的战略支点
此次筹划H股上市,是周立宸在转型关键期打出的重要战略牌,背后蕴含着缓解资金压力、提升国际形象、加速出海进程的多重战略意图。
从财务角度分析,尽管海澜之家短期内不存在偿债风险,但存货占用资金、多元化拓展与出海投入持续增加,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港股上市募资将为其补充现金流,为后续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更为关键的是,港股上市将成为周立宸出海战略的加速器。作为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平台,在港交所上市有助于提升海澜之家的国际化品牌形象,降低海外市场拓展的信任成本。
同时,引入国际投资者将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全球资源,无论是优化供应链还是拓展海外渠道,都将获得更多助力。例如在东南亚、澳洲市场拓展中,港股上市背景或将助力海澜之家更快融入当地商业生态,吸引合作伙伴与消费者。
不过,周立宸也需清醒认识到,港股上市并非万能良药。海外服装市场竞争激烈,ZARA、优衣库等国际品牌已构建起成熟的全球化供应链与渠道网络,海澜之家作为后来者,面临品牌认知度低、本地化运营难度大等挑战。
此外,港股市场对服装企业估值相对审慎,若出海业绩未达预期,可能影响企业市值表现,进而增加后续融资难度。
同时推进多品牌运营与海外扩张,对管理层的资源整合与风险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周立宸需妥善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战略,避免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
结语:周立宸的 破局之路 重在 质速平衡
从接棒掌舵到推进港股上市、加速出海布局,周立宸为海澜之家描绘出清晰的转型蓝图,彰显出年轻管理者的魄力与视野。
但客观而言,企业仍处于转型阵痛期:主品牌拖累尚未消除,多元化业务贡献有限,出海仍处于起步阶段,港股上市能否顺利落地并发挥预期效用,仍有待市场检验。
对周立宸而言,未来破局的关键在于把握 速度与质量 的平衡。
一方面,需稳步推进港股上市与出海战略,抢抓全球服装市场的增长机遇。
另一方面,要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存货周转效率,提升多品牌运营效能,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风险。
毕竟,服装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品牌与供应链的综合较量,只有将国际化布局与本土化运营深度融合,实现多元化品牌与核心竞争力的协同发展,周立宸才能带领海澜之家真正突破增长瓶颈,完成从 国内男装巨头 到 全球化服装品牌 的跨越。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