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近日,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峰会为期三天,以“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为主题,聚焦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国际合作、青年力量四大要素,构建了包括1大主舞台、8大生态展区、11大分舞台以及X个特色互动空间“1+8+11+X”创新板块。
峰会期间,在主舞台与各大分舞台推出百余场高质量活动,汇聚全球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及青年创业者,共话人形机器人、大模型、激光技术、AI智能体等前沿方向,推动技术、人才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上百位世界知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奖者、杰出企业家、顶级投资人、独角兽新星等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前沿科技,共享创新成果。
开门迎客展示创新创业“新热土”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幽门螺杆菌发现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已是第二次来到HICOOL峰会现场。今年,他仔细地观摩了峰会现场的众多演示和展览项目。他特别肯定了中国近年来在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发展与成就,“新技术使得我们能够从千篇一律的制造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注意力放在更有价值的地方,这也是我在深圳创办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的原因之一,因为我获得了更好的设备支持与保障。”
![]()
在HICOOL2025峰会生态展区现场体验VR设备的创业者。主办方供图
马歇尔特别提到,创新已经在中国成为了一种文化。“在中国,周围的每个人都在谈论创新。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成功案例,也见证了众多跨国企业的兴起。在此过程中,创新理念一次次转化为全球性产品,除了我个人钟爱的机器人以外,诸如影像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重要技术也在迅速成长。其中还不乏海外科研人员来华作出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马歇尔看来,北京拥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科研和商业环境,面向创业者和初创企业的HICOOL峰会尤其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一直对北京兴趣浓厚,一座高科技园区并不仅仅是实验室的集合,更是关于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人,以及他们能为科研提供的支持。”
![]()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幽门螺杆菌发现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环球网记者 陈全 摄
马歇尔以治疗HIV药物在澳的研发过程向环球网记者举例,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科学家开始研制能够缓解、治疗艾滋病病症的药物,初见成效后,澳大利亚政府及时介入,为后续科研提供了一系列支持,相关科研成本得到保障,随之而来的是药价的下跌,更多民众可以负担起这一治疗过程。在此基础上,药企得以投入下一周期的创新研发,形成了从科研到应用,再从市场返回科研的良性循环。
“在这样的条件下,科学家们以及科研机构可以抛开很多额外负担,致力于高质量的科学研究。虽然无法保证一定能够形成开创性的成果,但我们需要不断尝试新想法和新事物,这样才能最终导向重大的科研发现,整个社会也会因此受益。”马歇尔强调到,“在北京的高科技园区,我们能够找到有经验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帮助新项目筹集资金的商业人士,这无疑将省去科学家们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加速科研进程。在他们的帮助下,创新的科研理念可以以指数级扩展和成长,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
“我们愿意在中国投入更多精力与资源,这是值得的。”马歇尔补充道,对于创业者和海外科研工作者来说,这里更是一片热土,“过去20年来,我多次来到中国,也看到了一场正在发生的‘科研革命’,尤其是在医疗健康领域。各地政府和管理部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详细地提供了指导——如何获得批准、如何获得资金,企业家和投资者则为我们的成果转化提供了时间表,预测成果落地的时长和投入。一切都走上了稳定和规范的发展道路,也造就了‘快速把事情做成做好’的环境样板。”
![]()
观展的年轻人在HICOOL2025峰会生态展区现场合影。主办方供图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首次造访HICOOL峰会的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也肯定了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中国模式”。专注于材料科学的他指出,许多创新材料由实验室走向产业和市场的过程,背后都有着中国企业的大力推动。他以电池制造巨头宁德时代举例,“当我们享受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时,很有可能其中的电池就来自于这家企业。他们在电池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石墨烯,以提升续航能力,而这正是建立在我们此前的基础研究成果之上。”
在HICOOL2005全球创业大赛上拿下三等奖的阿列克谢·卡尔波夫(Aleksei Karpov)感受更为深刻。这位来自俄罗斯的创业者作为首席战略官,建立了教授外国人中文的APP——Laoshi,并预计于今年在北京开设新的公司总部。卡尔波夫同样认为,HICOOL峰会为他和其他来华创业者提供了一个真正可以对接当地政府的宝贵平台。与此同时,他还向环球网记者透露,借由峰会链接的本地化行业资源,Laoshi将在微信生态平台上推出更多丰富应用。此外,卡尔波夫还对中国近年来推出的签证便利政策赞不绝口,“通过这些利好政策,更多像我一样对中国有兴趣的创业者,可以更方便地迈出实地了解中国的第一步,从自身的所见所闻中感受这里的商业潜力和开放热情。”
真诚交流打造双向合作“新桥梁”
与之相对应的是,HICOOL峰会不仅为入华创业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也为国内创业者打开了一扇了解海外新兴的科技园区的窗口。今年,肯尼亚孔扎科技城发展局董事会主席拉斐尔·穆阿蒂内·穆纳武教授(Prof.Raphael Muatine Munavu)就满怀信心来到了北京。
孔扎科技城(Konza Technopolis)是肯尼亚政府主导的旗舰项目,也被称为萨凡纳硅谷(Silicon Savannah),位于该国首都内罗毕东南60公里处,核心区域规划面积5000英亩,旨在打造东非最大智能城市和科技创新中心,并推动肯尼亚成为非洲领先的科技枢纽。“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座‘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和支持一应俱全,只等你带着创意来加盟。”穆纳武向环球网记者强调,“与北京一样,我们同样关注创业者和投资者能如何实际利用本地资源,并带动就业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如何进一步培养年轻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如何将产业、企业以及学术界连接起来?这也是穆纳武来到HICOOL峰会“取经”的原因之一,“我们的角色就是把这些拥有类似想法的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同搭一辆车’来推动肯尼亚乃至整个非洲的经济转型。”正如HICOOL峰会由所有创业者所共享,他希望,创新理念在孔扎的落地生根将惠及所有人。
![]()
中外创业者在HICOOL2025峰会生态展区现场交流。主办方供图
“这仅仅是我第一次来到HICOOL峰会,但下次我已没有‘选择’,我必须再次来到这里。”穆纳武这样总结自己的此次北京之行。而在来自西班牙的庞培法布拉大学TecnoCampus总干事何塞普·路易斯·切卡(Josep Lluís Checa)口中,HICOOL峰会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据切卡介绍,TecnoCampus位于加泰罗尼亚地区,临近巴塞罗那,是一个科技与大学园区,将大学和其中的人才,以及初创企业整合在同一个组织之下,致力于在产业层面推动创新。TecnoCampus既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创业者入驻,也助力本地初创企业走向国际。
这样的理念源于对创新的独特理解,“我们认为,当今,合作是创新的关键。全球性的创新更不只是存在于零散的实验室里,而是来源于不懈的交流和落地的开放。”切卡表示,“通过HICOOL峰会,我们希望架起一道西班牙与中国之间的创新桥梁,也让TecnoCampus成为初创企业在欧洲的一处代表性门户。”
科技赋能携手共创人类“新福祉”
谈及当下飞速发展的AI技术,马歇尔赞誉有加:“过去我们能够收集海量数据,但没有简便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中真正宝贵的部分。AI技术的问世,则得以让我们将科研注意力聚焦于特定的领域,且大幅提高生产力。虽然AI技术并未为我们创造新的存在,却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我们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对此,海姆则指出,事实上,人类早已开始AI技术的研究,但近年来才产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效应,这项渐进式发展的技术也走到了新的“飞越点”,“20年前,我需要在图书馆一页一页翻书来查找资料。然后有一天,我可以在一台电脑上检索到所有信息。而现在,这样的改变再次发生,当我需要理论支撑时,我甚至不再先去求助致力于理论研究的同事,而是由Deepseek或ChatGPT代劳,这极大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
![]()
在HICOOL2025峰会生态展区现场进行体验的儿童。主办方供图
正如AI技术已然深入科研创新,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一次次科技进步正悄然重塑我们对“生活质量”的定义——不再只是效率的提升,更是认知边界的拓展与个体尊严的强化。在各个领域,科技已然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成为情感与希望的延伸。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个体命运,更在重构社会的文明尺度——衡量进步的标准,从“我们能创造什么”转向“我们能让谁不被落下”,从“拥有更多物质”转向“成为更完整的人”。
如今,像HICOOL峰会这样的平台正以开放、包容、热情的姿态迎接更多驾驶和搭乘“科技快车”的创新者、创业者,怀着各自的憧憬,奔向属于所有人的、可持续的、有温度的未来。在此过程中,从基础科研的突破,到成果转化的提速;从本土企业的成长,到国际项目的落地;从单一技术的迭代,到系统能力的构建——一场场围绕“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的建设浪潮,正在北京全面展开;一处处遍布世界的全新“硅谷”,也许就在此时于北京启航。
时至今日,马歇尔仍旧记得20多年前在北京航天中心所作的一次演讲,当时他提到,自1969年实现首次登月以来,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延长了10年,这正是科技造福世界的明证。 展望世界的未来,马歇尔仍旧充满信心:“虽然目前全球范围内还存在众多未能解决的困局,但我们始终相信,通过不断的科研努力,在STEM领域持续实现进步,‘扎实的科学’产出的成果终将使全人类受益。”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