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荣耀的ROBOT PHONE,李健能“赌”赢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钛媒体APP 时间:2025-10-28 08:11:36

文 | 新识研究所

“手机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李健发出灵魂一问。

发布会结尾的One More Thing给出了答案。

10月15日,荣耀Magic8系列暨MagicOS 10发布会的舞台,本应是“自进化AI原生手机”Magic8系列作为主角亮相,然而科技圈的聚光灯,却诡异地聚焦在了一款预告将于2026年亮相的未来产物身上——ROBOT PHONE。

荣耀,这次给我们带来了久违的震撼感。

荣耀Robot Phone搭载的是AI超强大脑,拥有机器人级超强行动力和化身为用户的专属移动摄影机,简单来说就是将手机、机器人和摄像机三位一体的创新设备。

这款号称"AI大脑+机器手臂+云台相机"的新物种,要等到2026年巴塞罗那 MWC才能正式亮相,但它却凭一段演示视频搅乱了市场的心弦。有人说荣耀在重走十年前的弯路,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是一场荣耀针对AI终端生态的提前布局,而这不是未来终点,反而是梦想的起点。

对于体验渠道方式,李健提到,未来荣耀ROBOT PHONE等前沿AI终端生态产品将抢先在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推出及上手体验。

传统印象中,专业级Vlog创作一般需要大疆Osmo Pocket或全套影石Insta 360 X5等专用设备,而大众Vlog则依赖于手机手持拍摄。荣耀Robot Phone的推出,不仅对手机行业有冲击,而且对影像行业也具有一定影响力。作为影像界的龙头企业,影石和大疆是最直接受影响的对象。

竞争激烈的影像市场下,荣耀这种集成化创新能否真正改变市场的格局?

新CEO李健的百亿美元“赌注”?

要理解荣耀Robot Phone的战略意义,我们可以将视线拉回到今年年初。

李健自1月17日接任荣耀CEO后,于3月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正式推出“阿尔法战略”计划,其总共分为三个阶段。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五年计划,核心是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全力构建荣耀的AI终端生态。


(荣耀阿尔法战略发布仪式,荣耀俱乐部)

“阿尔法战略”的第一阶段就是开发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的智慧手机,共同创造代理AI时代的人工智能新范式。第二阶段在物理AI时代,将打开产业的边界,共创智慧AI生态的新范式和第三阶在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荣耀将打开人类潜能的智慧边界,共创人类文明的新范式。

随着阿尔法战略计划的开始,也为荣耀Robot Phone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荣耀Robot Phone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颠覆性的产品定义。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也不是简单的机器人或摄像机,而是三者的融合创新。一个能够自主行动思考、陪伴的手机,搭载着云台稳定的摄像系统,再结合强大的AI处理能力,这完全打破了我们对智能终端的认知边界,其意义已远超手机范畴。

这种融合创新的背后,是荣耀对技术发展趋势的独到判断。在智能手机创新陷入瓶颈的当下,荣耀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不是继续在屏占比、摄像头数量等参数上内卷,而是从根本上重新定义设备形态。

这一次,荣耀挣足了网友们的关注。

不少网友表示在看完荣耀发布会后都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了对于荣耀Robot Phone的期待,甚至已经给荣耀可能带有的功能“卷”图都做出来了,并且也有网友认为荣耀这次称的上给同质化严重已久的手机带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浪潮。


同时,在官方视频号发布的荣耀Robot Phone宣传视频下,获得了网友为荣耀创新的点赞,并有网友“担心”起了苹果和大疆两大企业:“那一夜,苹果和大疆都喝醉了”。


但也引发不少网友的联想,害怕荣耀会不会重走十年前的“弯路”?

何谓“十年前的弯路”?这不得不提起荣耀在2015年8月20日在北京发布的荣耀7i手机,搭载180度翻转的摄像头,兼具后置摄像拍摄和前置美颜自拍的功能,切换到正面的时候,相机画面会自动进行翻转并自动开启美颜模式进行自拍。

荣耀7i虽然在工业设计上有创新,其旋转式摄像头设计为全面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这种创新设计虽新颖,定位却不清晰和机械结构式易存高故障率,而没有得到当时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市场需求不足,最终以失败告终。


虽然,荣耀已不再是十年前跌跌撞撞的荣耀,但面对自身新开设的路,荣耀在内部调整和战略转型上做好充足的准备了吗?

自今年1月份开始,李健就着手大量变革的工作,除了认知的改变,落到实处,荣耀内部新成立了多个部门,包括新成立产业孵化部、商业模式拓展部、消费者洞察与体验部、品牌部等一级部门。

荣耀在阿尔法战略调整后,通过增设五大一级部门完成组织架构升级,这些部门将从用户、品牌、战略等核心维度驱动公司发展,并同步推进新产业孵化与新商业模式探索。

具体看,主要新增四大核心业务部门,同时强化战略支撑部门。这些组织架构的调整,将通过用户端的深度运营、全球化的品牌建设、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形成协同效应,既推动新产业孵化与新商业模式落地,也为公司整体发展注入新动能。

去年到今年,荣耀在销量方面就存在极大的挑战,IDC数据显示,荣耀手机市场份额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7.1%的第一名,一路下滑至第四季度的13.7%,排名第五,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跌出前五。而又据Omdia的最新研究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头部品牌出货量份额统计中发现,荣耀仍是跌出前五的行列,被归集为“其他”。


(数据Omdia)

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荣耀发布自进化AI原生手机Magic8和将于2026年发布的AI终端生态新品荣耀ROBOT PHONE,反倒成了荣耀翻盘的“赌局”。

面对外界的质疑,李健曾坚定的表示过,“荣耀没死,而是重生了,这帮人拼了命。”

这一次,荣耀押注Robot Phone除竞争手机市场外,手持智能影像市场的用户也成为了荣耀的目标。

但这样的目标能否达成,仍然有待这款新机在2026年发售之后的市场表现来验证。毕竟,有太多看似引领潮流的产品,在天时地利人和任何一点有所缺乏的背景之下折戟沉沙。

大疆和影石,会迎来“无妄之灾”吗?

手机行业与影像行业的用户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拥有高度重叠的,外加户外运动,短视频拍摄等流行,已经让荣耀、OPPO、Vivo等各手机厂商瞄准了手持智能影像市场。

荣耀敢押注Robot Phone的信心之一也是在于大众用手机拍摄Vlog的需求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那就无可避免的会遇上大疆、影石等在消费级影像市场的龙头们。


虽然目前Robot Phone没有功能和参数的数据,但是荣耀Magic8系列是荣耀Robot Phone的技术前身与生态基础,Robot Phone则是Magic8系列所代表的“AI手机”方向的未来进化形态,二者是当前落地产品与未来探索方向的承接关系。

意味着,在相机技术与云台技术方面,Robot Phone极大可能继承着Magic8所有技术优势,甚至更高水平。

颇具戏剧性的是,一款尚未上市的手机概念产品,居然让影像行业的巨头大疆、影石感到了压力。

以荣耀Magic8和大疆Pocket 3的产品为例,荣耀Magic8受手机内部空间限制,其采用了1/1.4英寸传感器,相比大疆Pocket 3的1英寸大底传感器,像素面积更小,在低光环境下理论上会处于劣势。不过,荣耀通过AI多帧融合技术来提升暗部细节,用算法的“像素级防抖”补偿小底的不足,甚至能更好服务用户体验。

荣耀 Magic8的AiMAGE夜神引擎,拥有8000万次/秒推理速度,精确处理明暗复杂光影,AiMAGE防抖引擎,大幅提升陀螺仪和马达等硬件工作精度,荣耀Magic8 Pro主摄和长焦实现了CIPA 5.5级防抖能力。


而大疆 Pocket 3配备了三轴机械云台,据公开参数显示,抖动抑制量可达±0.005°,稳定性极佳,即使在剧烈动作下拍摄,也能保持画面的流畅和稳定,云台转向速度还支持多挡位调节,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拍摄场景和运镜需求。

相比荣耀Magic8相机,大疆Pocket 3的防抖系统主要依赖硬件,选择在剧烈运动下拍摄的优先级会以大疆为主,但在一些非剧烈运动的日常拍摄场景中,其优势可能不如在剧烈运动场景中那么明显。

不过,大疆毕竟是专业的摄影设备,用户在更专业拍摄需求上,大疆会比荣耀更耐“打”。

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运动相机/移动全景相机市场规模分别为314/50亿元,预计2027年达到514/79亿元。目前运动相机中高端市场由GoPro和大疆主导,全景相机市场影石一家独大。荣耀想要凭Robot Phone直接撼动大疆、影石这种专业影像企业的市场,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在销售市场上大疆和影石表现出极强市场吸引能力。

那荣耀是为什么可能让这些巨头感受到压力呢?

原因在于,现在单一的摄影需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大部分人群,如果能在部分需求场景下且摄影水平相差不大或有更好的外在赋能下,从大众以性价比角度上选择,荣耀的Robot Phone会更具优势。

其实,在跨界战场上,荣耀、OPPO、Vivo等手机厂商不断将专业影像技术下放,手机摄影能力的边界一再被拓宽,侵蚀了部分原本需要额外购买相机设备的使用场景。

就好像荣耀Robot Phone的出现,像是一支从意想不到的方向杀出的“奇兵”。它虽没有正面硬刚大疆、影石在运动相机方面的能力,但是通过重新定义“什么是拍摄”“如何拍摄”,荣耀将Robot Phone打造成了陪伴级的“新物种”,能建议、能分析、能给情绪价值,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宠物”,间接解构了大疆、影石核心产品的价值。

手机相机的专业化趋势和便携性,让优质照片的生产门槛变得更低,用户也不再只依赖专业相机。根据微博调研发现,随着国产手机成像技术的不段提高,有36%的用户认为手机能替代专业相机。同时手机摄影在借助AI技术的应用下,使拍照更简单方便,也能让照片在后期优化过程中更加智能。


(数据微博数据中心)

同时,据知乎研究院表明,无论是否拥有专业摄影设备,近8成的消费者均以手机为拍摄设备,而在专业设备和手机摄影的看法上,43.1%的消费者完全认同影像手机的专业力。


(数据知乎研究院)

Vlog功能无疑将成为手机竞争的关键战场,但胜利不属于简单堆砌硬件的厂商,而属于能深刻理解创作场景、将技术转化为无缝体验的企业。从这一点上看,荣耀Robot Phone代表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它做出集成化的创新,赋能和延伸了不少应用场景,但即使如此也不会立即颠覆现有格局。

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可能不是谁取代谁,而是市场的细分与重构。大疆、影石可能会向上巩固其在专业、极限领域的地位,同时向下推出更智能、更易用的产品来应对挑战。而荣耀及宣布进入手持影像的OPPO、Vivo等手机厂商更有可能会开创赋能AI智能的自主拍摄设备及场景这一全新品类。

荣耀将Robot Phone的落地时间设定在2026年,这体现了一种战略上的务实。在科技行业普遍追求“快迭代”的今天,荣耀选择用两年多的时间去打磨一个产品,这本身即是一种自信与务实,可能又有几分不得已,毕竟任何一款全新的产品都需要周全的技术与市场准备,才能产生好的市场效果与用户震撼力。

这种“慢”,也可能是为了迎接AI终局那个“快变量”的爆发。

当硬件、算法、场景感知和人机交互在某一临界点实现融合,终端形态的进化将不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飞升。荣耀正在做的,活血也是押注并推动那个临界点的到来。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泼”一盆冷水。荣耀Robot Phone是存在很大的风险点的,对于现在的市场预期已经逐渐上升可能至顶峰,如果荣耀并不能如预期那种带来“期待”,可能会有损市场信心。

至于大疆和影石,这两位被“误伤”的巨人,或许会因此更快地转身,奔向更高维的战场,或许升级更高维的产品。毕竟,在这个技术爆炸的时代,唯一的风险,就是停滞不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