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白家阿宽被曝方便面中吃出螺丝钉、活虫:营收增速放缓、IPO两度折戟,代工业务恐遭信任危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胡颖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0-24 20:52:16
食安问题频发,代工利润微薄,“网红”阿宽如何走向“长红”。

10月24日讯(记者 代紫庭)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在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宽食品)生产的土豆泥泥面里吃到了一枚螺丝钉。

吃出螺丝钉,客服称赔一盒

险些吞下去了。该网友向记者表示,方便面购买于河北省衡水市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吃完面最后喝汤的时候,牙齿突然感觉到硬物,吐出来后发现是一枚螺丝钉。

受访者供图

从网友提供给蓝鲸记者的图片中可以看出,该枚螺丝钉长约2厘米。要是我用力咬到割坏了牙齿,或者咽下去了呢。

事后,该名网友找到阿宽食品抖音官方旗舰店的客服工作人员并希望处理该事件,对方客服回应称:生产的每一袋产品都会通过金检机(金属检测仪器)才予以出厂,无法核实螺丝钉是否存在于产品原装之中,最后客服工作人员只承诺给网友退款一盒产品。

而当网友向客服工作人员提出需要查看产品检验报告单时,对方则称暂时没有同批产品的报告单。

受访者供图

针对此事,蓝鲸记者10月23日致电阿宽食品客服。对方表示,相关工作人员正在了解具体情况,后续会与消费者沟通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蓝鲸记者发现,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阿宽食品的食品安全争议并不少见,有不同网友反映其产品中存在醋包里吃出玻璃面皮上有蛆粉饼发霉等不少食品问题。

10月20日,据《经视直播》报道,有消费者反映,在阿宽食品生产的酸辣味红油面皮中发现活体虫状物,品牌方回应称为印度谷螟幼虫,或因储存不当所致。

事实上,这并非阿宽食品近期首次陷入食安争议。今年7月,其代工的麻六记酸辣粉因粉饼发霉被开市客(Costco)将相关批次全部下架。白家阿宽随后发布召回声明,承认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存在不足,并对消费者与麻六记品牌致歉。

更早之前,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已有上百条关于阿宽食品的投诉记录,内容涉及面饼黑斑、异物、发霉等问题。2022年,公司曾因类似问题被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约谈。公司后续称已制定改进计划,从设备、工艺和制程管控等环节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宽食品发布的上市保荐书中,其将食品安全风险置于发行人存在的主要风险首位,明确提示原辅料质量、生产工序、运输流通等环节均可能诱发风险,强调保障食安为企业底线。

上述网友向蓝鲸记者表示,阿宽食品所生产的红油面皮与市场上传统的方便面不同,品类比较独特,又是网红产品,吃过几次味道还行,但这次吃到螺丝钉后她决定脱粉,不会再回购产品。

10月23日,蓝鲸记者就近期食品安全争议事件及企业经营表现致电并发函阿宽食品,截至发稿前,企业并未做出具体回应。

做网红增量不增利,冲击A股受阻

官网显示,阿宽食品成立于2016年12月,产品线覆盖非油炸方便面、方便粉丝等六大品类,旗下运营着阿宽白家陈记两大核心品牌及多个子品牌。

2020年,依凭宅经济兴起,网红单品红油面皮掀起一波热潮,让阿宽食品在群雄逐鹿的方便面市场捞到了真金。据企业招股书,当年红油面皮系列销售额约4亿元,直接带动公司2020年全年营收突破10亿元,净利7600万元,同比增加75.89%和222.49%。

此后,阿宽食品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2020年2月与6月共完成约3亿元两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同创伟业、前海股权投资基金、高瓴创投、茅台建信基金、常州彬复现代服务业基金、壹叁资本、彬复基金等。

不过,为扩大其市场份额,阿宽食品开始为李子柒、麻六记、三只松鼠等品牌提供定制产品,外界评价也在这期间从红油面皮之父转向网红代工厂。虽然代工收入的增长支撑了营收体量,却压低了整体利润率。

招股书显示,在麻六记酸辣粉等代工订单的驱动下,其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24.08%增至2023年的38.45%,销量从813.42万件升至1052.68万件,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方便面业务下滑的影响。但2022年、2023年阿宽食品定制业务毛利率不足16%,显著低于自有品牌。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品牌借势、利润让渡的模式在短期内带来规模红利,但长期或削弱企业自主定价权与品牌独立性。

阿宽食品并非不知道代工的回旋镖,为了摆脱网红身份谋求持续发展,公司也曾尝试冲击A股。

然而,上市进程并不顺利。阿宽食品先于2021年12月正式递交招股书,冲刺深交所主板;两年后,其主动撤回了申请。公司对此回应称,这是基于目前资本市场环境及政策导向的战略考量,未来上市规划将另行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宽食品谋求上市过程中,据公司招股材料与监管问询文件,证监会在对阿宽食品IPO第一次反馈意见中,提出了46个问题,除了增资、股权转让、股权代持的合理性等,食品安全被重点提及。

在A股之路遇阻后,阿宽食品迅速调整战略。2024年11月,公司正式在新三板挂牌。同时,阿宽食品的上市之路并未终止。公司表示,计划在挂牌新三板后,积极筹备并在满足相关条件时启动向北交所的申报工作。

对于此次IPO终止,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蓝鲸记者分析认为,这应是阿宽食品基于市场环境的主动选择。他指出,在食品企业IPO整体受限的当下,先登陆新三板积蓄力量,未来再寻求转向A股,是一条更为务实和明智的路径。

事实上,在主业乏力、代工利润空间收窄等多种因素叠加下,阿宽食品营收增长陷入了瓶颈。根据其公开财报及转让说明书数据,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14亿元、12.46亿元和13.03亿元,同比增速从9.40%大幅放缓至4.54%。且同一时期,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增速分别为-22.68%、16.71%和-26.80%,盈利状况不稳定。

不过在与行业龙头对比下,阿宽食品的盈利能力尚为可观。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26.88%,2024年小幅回升至28.18%。同期,康师傅控股(0322.HK)方便面业务毛利率分别约为27.0%和28.6%,统一企业中国(0220.HK)集团整体毛利率则在30.5%与32.5%左右。

中城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记者指出,阿宽食品的盈利主要受三方面制约:一是代工业务利润薄、议价能力有限;二是自主产品结构单一,依赖少数爆款;三是食安问题频发,影响品牌形象与消费者信任。

阿宽食品2025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亿元,同比减少4.92%;实现归母净利润1984.8万元,同比减少30.54%。如今,企业正在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整个方便面市场销售规模收窄,市场集中度在进一步提升,同行竞争激烈。根据马上赢研究院数据,作为方便速食中体量最大的细分品类,方便面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依然在45%左右,占据近半壁江山,2025上半年相比2024上半年其市场份额提升1.43%。

但是,方便面在线下传统零售渠道的销售规模却有所收缩。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销售额较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降6.22%。

此外,据马上赢研究院统计,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集团分别是康师傅、统一、白象、今麦郎、三养、日清、杨掌柜、思圆、豫竹、华丰。其中,CR10集团的市场份额合计为90.8%,留给像阿宽食品等同行的市场份额合计不足10%。

值得一提的是,在招股书中,阿宽食品将今麦郎视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而今麦郎也正试图冲击A股。

要想从网红到长红,阿宽食品在食品安全与盈利瓶颈上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想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品牌信任对阿宽食品而言尤其重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