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80%股权集中“海康系”,萤石网络Q3财报背后的治理风险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静 号外工作室 时间:2025-10-23 10:01:18
三季度萤石网络数据亮眼,归母净利润高增28.73%,经营现金流激增288%。

作者|号外工作室 贾明

10月17日,在智能家居行业加速洗牌的2025年三季度,萤石网络交出了一份看似超预期的成绩单。

据财报显示,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暴涨28.73%,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激增288.91%,总资产规模突破85亿元。

▲图源:萤石网络财报

也就是说,非经常性损益里几乎全是政府补助,没有其他实质性非经营收入。

简单计算可知,Q3归母净利润1.20亿元中,有2685.28万元来自政府补助,占比22.39%(单季政府补助占当季归母净利润22.4%,前三季度占累计归母净利润8.15%)。

若剔除这部分外力输血,其核心业务贡献的净利润仅为9301.19万元,同比增速将从28.73%骤降至0.32%,几乎等同于零增长。

财报显示,年初至9月末,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12.68%;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149.41万元,政府补助累计3440.99万元。

政府补助金额甚至超过了非经常性损益总额,占归母净利润的8.15%。若按净利润增量计算,前三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4753.6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了3440.99万元,占比72.39%。

这意味着,萤石网络近七成的净利润增长,是靠政府给钱撑起来的,而非主业扩张、产品提价或成本优化。

在智能家居行业,头部企业的盈利逻辑早已转向核心技术驱动营收增长。

据奥维云网数据,2025年三季度,华为、小米智能家居业务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达15.2%、11.8%,均依赖产品结构升级与供应链效率优化。

反观萤石网络,其核心产品仍集中在智能摄像头、传感器等低附加值领域,既无高端化突破,又无成本控制优势,只能靠政府补助粉饰利润,这种增长模式不仅不可持续,更暴露了主业的空心化。

扣非净利润1.78%的增速,不仅远低于归母净利润,更显著低于6.25%的单季营收增速,这种增收不增利的反差,根源在于成本费用的野蛮生长。

从财报P8合并利润表可见,2025年1-9月,营业成本24.20亿元,同比增长6.35%,略高于8.33%的营收增速;销售费用7.03亿元,同比激增16.99%,是营收增速的2.04倍;管理费用1.67亿元,同比增长18.20%,是营收增速的2.18倍。

▲图源:萤石网络财报

但诡异的是,对于11.5亿元在建工程完工转入这一重大资产变动,财报既无项目名称,又无验收细节,更无产能规划,全程缄默不言,这在A股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需满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且需提供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结算单等证明文件。

但萤石网络在财报中,仅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列出余额,未提及任何转入项目的信息:是杭州智能制造基地?还是武汉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周期多久?总投资多少?是否通过第三方验收?这些关键信息全是空白。

更令人担忧的是,11.5亿元的在建工程,相当于萤石网络2024年全年营收的28.5%(11.5亿元/40.3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却无任何披露,难免让人怀疑转入的合规性。

对比同行,华为智能家居2024年东莞生产基地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时,不仅披露了项目总投资18亿元、年产能500万台智能家电,还附上了第三方验收报告摘要;小米北京研发中心转入时,也详细说明了项目功能及预期效益。萤石网络的缄默,反而让其资产变动的合规性打上了问号。

4.68亿现金流入来路不明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10亿元、同比激增288.91%,这是萤石网络三季报的另一亮点。

但财报P11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细节显示,这一高增长不仅来路可疑,且难以持续;叠加投资、筹资双流出,其39亿元货币资金的安全垫正在变薄。

财报解释,经营现金流高增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

数据显示,2025年1-9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50.27亿元,同比增长10.26%,高于8.33%的营收增速,增量4.68亿元。但问题在于,这4.68亿元增量的来源,财报未作任何说明。

▲图源:萤石网络财报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6亿元,核心是分配股利2.76亿元,且当期无新增借款、无吸收投资现金流入。

两大活动合计净流出5.29亿元,直接导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0.211亿元,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39.58亿元微降至39.20亿元。

在核心盈利乏力的背景下,一边是主业需要输血(扣非净利增速1.78%),一边却将2.52亿元投入到无效益说明的固定资产;一边是投资持续消耗资金,一边还坚持2.76亿元的大额分红。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正在不断挤压资金储备。

按当前资金消耗速度测算,若2025年四季度投资支出保持前三季度平均水平,分红支出无新增,经营现金流增速回落至10%,则四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约1.70亿元,投资筹资净流出约1.70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约0亿元,货币资金将维持在39亿元左右。但2026年若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或政府补助减少,货币资金可能面临快速下滑风险。

更关键的是,萤石网络的货币资金结构不明。财报未披露货币资金中受限资金(如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定期存款)的比例,若受限资金占比超50%,则其实际可动用资金仅19.6亿元,难以支撑后续投资与经营需求。

80%股权被自己人掌控,中小股东成沉默者

萤石网络的股权结构,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海康系的烙印,但三季报披露的股东数据,却暴露出一股独大的治理风险。

前两大股东合计持股80%,实际控制人通过关联方进一步巩固控制权,中小股东几乎无话语权,关联交易的公允性更成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