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从被做局遭“血洗”,到如今一粒不买:中国停购美国大豆背后,局面为何反转?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浩 快刀财经 时间:2025-10-21 13:57:23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作者|快刀财经 朱末

风水轮流转,回旋镖这次打到了美国身上。

眼下正是美国大豆收获的季节,明明大豆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但豆农们面对的却不是金黄的希望,而是一场毁灭性打击。密西西比河沿岸的货运码头,原本应该堆满待出口的大豆集装箱,现在却空空荡荡,码头工人的工时减少了30%。

北达科他州农业部门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该州已经有70%的大豆仓库处于爆满状态,部分农户只能将大豆临时堆放在露天场地,用塑料布简单遮盖,不仅面临霉变风险,还可能因天气变化遭受更大损失。

伊利诺伊州更是紧急批准建设12个临时仓库,即便如此,仍有至少300万吨大豆找不到存放空间,因大豆滞销引发的保险索赔金额已突破5亿美元。有美国豆农在TikTok上绝望喊话:这么好的庄稼,只能烂在地里。

▲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农场用来储藏大豆的粮仓

反常的原因在于,美国往年最大的客户中国,今年一单都没下,这是中国近20年来第一次零下单美国大豆,中国海关总署甚至在公布的月度明细表里把美国这一栏删去。

要知道,中国每年的进口额占了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能给美国豆农带来超百亿美元的收入。如今倒好,连询价都没有,农民忙一年,不仅不赚钱,还得倒贴钱,许多农户此前通过农产品抵押贷款维持生产,现在大豆卖不出去,还款能力不足,又可能引发区域性的农业信贷风险。

危机之下,美国急了。先是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中国拒绝美国大豆,对美国农民来说是一场危机,透露出事态的严重性;紧接着,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紧急敦促白宫,说要是还拿不到中国订单,豆农就得破产。

始作俑者特朗普也终于按捺不住,一会儿催中国把美国大豆订单量翻4倍,一会儿嘴硬中国正担心其大豆短缺,可越喊越急的姿态,恰恰犯了谈判大忌还没上桌,就先露了底牌。

这场大豆滞销危机,早已超出了农业领域的范畴,正在向美国经济的多个层面传导。美国试图以对华加征关税贸易战牵制中国,却不想把自己玩死了。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为什么这么刚,说不要就不要了?

四大粮商联手做局摧毁中国大豆产业

不为大众所知的冰冷真相是,在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所有产品中,大豆进口金额常年保持第一,高达120亿美元,比芯片还高。

但事实上,大豆曾是东北农业的骄傲。1908年,中国大豆的出口额是100万吨,到193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540万吨,翻了五倍。

中国之所以从出口国变为最大进口国,这背后藏着一段血泪史。1994年,中国为了加入WTO,与美国进行数轮贸易谈判后,签署了《中国农业合作协议》,谁能料到,这竟是引狼入室的开始。

次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利用中国东北一直种植的大豆品种,成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转基因大豆品种。没错,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大豆品种,都来源于东北的那一粒大豆。

高产高出油率的转基因大豆,让美国在其本土及南美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美国着手对大豆产业实施大规模补贴以扶持农业产业。很快,美国转基因大豆疯狂涌入中国,又是免费向东北农户赠送转基因大豆种子,又是以国产大豆半价向压榨企业供货,在短短一年内,97%的中国大豆加工企业被击溃,毫无抵抗之力。

眼见时机成熟,一场针对中国大豆的血洗计划,正在酝酿。2003年,美国农业部突然发布报告称,受中西部干旱天气影响,美国大豆库存将降至20年最低水平,此时距离大豆收获只剩不到30天,消息一出,华尔街大鳄还有国际财团都开始建仓炒作大豆,市场应声暴涨。

恐慌之下,中国没有大豆了的传言开始蔓延。2004年4月,中国不得不向美国派出农产品采购团,最终以4300元/吨的价格签订了800万吨的采购合同。

然而,就在合同敲定的这个月,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来了个大反转,不仅没有减产,还增长了8.2%。于是,大豆价格直接俯冲到2200元/吨,跌幅达50%。

中国豆企傻眼了,从美国买的大豆还在海上没上岸,就已经跌了一半多,按照合同约定的高价采购,下场只能是亏得血本无归,有70%的企业选择违约,违约金高达100亿。但美国粮商并未就此善罢甘休,而是再度联手起诉中国豆企,要求支付四百多亿人民币的赔款,违约企业还要被实施全球采购禁令。

经此一役,中国压榨产业全面崩溃,企业数量从上千家锐减到90家,到这里,中国的大豆和豆油产业基本算是全军覆没了。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四大粮商(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这四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中国85%的榨油企业,再加上间接控制的企业,占有率不低于90%。

从此,整个中国豆油产业链开始全面离岸化,采购的美国大豆也逐年递增。然而,惨痛的打击并没有打垮中国的信心,反而开始蓄力反杀。

暗中蓄力摆脱挟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2006年后,四大粮商故技重施,又对大豆下手,结果这次中国早有准备,暗中储备了五千万吨大豆。四大粮商疯狂拉高价格,等来的却是中粮、中储粮的一次次抛售,四大粮商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球粮食价格跌到了低谷,中国趁机扩大储备体系,豆价跌的时候大手笔收购,豆价涨的时候开仓抛售,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在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地兴建大型粮仓,高抛低收,平抑大豆价格,并制定粮食保护价,规定国内的粮食收购价格永远高于国际市场,以此提高中国农民的积极性。

所以,即便大豆行业被四大粮商把控,国家粮库也可以用大豆储备来制衡四大粮商,防止其再利用大豆市场入侵其他粮食产业。

更坚固的大豆防线,也在紧锣密鼓的建立。2016年,国家农业部发布全国种植业调整规划,这份报告提及要把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到1.4亿亩,以减少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比例,提高中国大豆的产量。

2022年,中国大豆总产量与播种面积实现双增长,终结了长达五年的收储政策,食品大豆供应进入宽松周期。从东北黑土地到内蒙古草原,国产大豆已经与进口大豆形成差异化竞争,北大荒尾山农场更是实现了569.25斤的大豆亩产。

就连猪吃的饲料,我国情愿攻破技术难题,也要降低对豆粕的依赖。中国农业农村部大力推广豆粕减量替代技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杂粕、昆虫蛋白、微生物蛋白等替代品,将养殖业的豆粕使用比例从2020年的20%降至2025年的14%。

为了分散把鸡蛋放在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中国将眼光放得更远,启动去美国化进程,把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纳入国家的采购名单。今年7月又开辟了非洲新渠道,正式将埃塞俄比亚纳入大豆及豆粕供应国名单,美国早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这期间,善于作妖的美国并没有闲着,矛盾越来越凸显。先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随即对美国大豆加征34%的关税,美国大豆价格一度失去竞争力。虽然后续双方达成阶段性缓和协议,但信任赤字已然形成。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价值超3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104%关税,中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将美国大豆关税提高至97%,裂痕彻底扩大。尽管后续双方取消了部分商品的加征关税,但目前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的综合税率仍高达34%,直接让美国大豆失去了价格竞争力。

如此一来,中国更没有理由购买美国大豆。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的阴招不灵了

根据最新数据,2025年1~8月,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供应国,占比高达71.6%,美国份额暴跌至12%。

而就品质而言,巴西大豆和美国中西部种植的大豆不相上下,但巴西给中国的价格却比美国的大豆便宜15%,且关税只有3%。

阿根廷就更夸张了,直接零关税抢份额,甚至还给补贴,美国农民原本指望的中国市场,就这样被阿根廷一刀切走了。目前美国大豆的库存积压突破临界点美国中西部粮仓已全面爆满,大豆库存量高达2200万吨,其中爱荷华洲的仓储容量仅剩12%。

对美国农民来说,这可不是少赚点的问题,而是活下去的危机。要知道,美国农业模式特殊,属于高投入的行业,很多农场主都要提前借钱维持,等收成卖钱了再把欠款还上,眼下这种情况,很多豆农只能选择变卖设备苦苦支撑。

更要命的是,美国大豆产业早就形成了依赖中国市场的惯性。过去十年,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平均能带动中西部农业州超20万个就业岗位,小到种子商、农机经销商,大到运输公司、榨油企业,都靠这条供应链吃饭,中国离场,无异于釜底抽薪。

而根据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测算,若中国在11月中旬前仍不采购,美国将损失1400-1600万吨订单,相当于200亿美元的市场蒸发。

从中美第一轮贸易谈判开始,美国农民就一直在观望。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觉得稳操胜券,特朗普政府也承诺要保护农民利益,可谈判一轮又一轮,结果美国豆农成了最大的输家。

雪上加霜的是,中国每年大豆消费量约1.1亿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0%以上,而东南亚地区全年大豆总进口量不足2000万吨,即便所有国家都采购美国大豆,也只能填补中国市场空缺的五分之一,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至于特朗普为了安抚豆农承诺的十年农业补贴计划,即计划向大豆种植户发放超600亿美元的补贴,但第一笔补贴最早也要到2026年秋季才能拿到,远水解不了近渴。

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离开美国大豆就活不了的状态,美国想靠极限施压让中国低头,却被织网已久的中国反制,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若再试图用霸权绑架贸易,届时失去的可不是区区一个豆子市场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配图仅供参考,无指向性及商业用途)

参考资料:

1.智谷商业评论《中国大豆之死,一场卡脖子的百年博弈》

2.环球网《收获季,中国订单至今为零,美国豆农感受痛苦》

3.《中国一粒都没买!大豆滞销,美国农民卖设备维持生计》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