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0月19日,以“数字金融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金融案例大赛落下帷幕。大赛首次引入AI大模型点评案例,“技术流”模式为赛事注入新活力。
大赛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区块链赋能数字金融”“数据资产金融价值实现”“数字金融赋能普惠金融”四个主题方向展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73所高校共445支团队、1262人报名参赛,通过初赛与复赛选拔,共有来自全国21所高校的24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最终,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联通数据资源的确权与入表:挑战与破局”荣获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的“AI大模型赋能股权投资知识管理——基于联银创投智能问答平台建设与实践为分析案例”、西南财经大学的“智惠羽翼·破局阡陌:网商银行数字普惠金融的助微新解”、厦门大学的“南钢股份(600282):从铁水奔流到数据觉醒,‘智改数转’释放新质生产力”荣获二等奖。
获奖项目深入产业,针对数字金融发展中的真实“痛点”和“堵点”,提出了系统化、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完整闭环。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团队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中最棘手的确权难与入表难问题,直面数据权属模糊、价值计量困难等现实障碍,创新性地构建了融合制度、技术与会计的三维框架;通过设计“短寿命摊销+分类入表”机制破解合规难题,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可用不可见”的穿透式确权;首创PREA三轨计量模型将资产价值与业务绩效动态绑定,最终助力中国联通实现2PB数据资产(估值3.79亿元)成功入表。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则解决了股权投资机构普遍面临的知识管理低效困境。面对投研资料散乱、信息检索困难等问题,基于开源大模型本地化部署,结合RAG技术和智能体架构,为联银创投量身打造了一套集知识库管理、智能问答与数据分析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不仅实现了对常规问题85%以上的高准确率回答,更显著提升了内部知识共享与决策效率。
大赛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承办,高金智库-信也科技联合研究实验室协办,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探索与创新设计,推动数字金融领域的前沿研究,为全国高校青年学子提供一流的数字金融创新展示平台与载体,培养兼具金融素养、技术能力、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原标题:《AI评审+硬核案例!全国高校数字金融大赛落幕》
栏目编辑:陆梓华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易蓉
采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