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科学家的友谊:杨振宁与邓稼先“千里共同途”,与李政道是“最成功的合作者”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游新闻 时间:2025-10-18 16:09:52

据新华社,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上游新闻梳理公开报道发现,科学巨擘杨振宁先生与世长辞,留下跨越世纪的科学传奇与令人动容的友谊篇章。他与邓稼先少年相识、异国相伴,在“千里共同途”的约定中,用不同方式践行科学报国的理想;与李政道从亲密无间、携手共获诺奖到关系破裂、渐行渐远,成为科学史上一段令人扼腕的往事。

与邓稼先

半个世纪的友情亲如兄弟

2021年,杨振宁在出席自己的百年(实际是99岁)生日活动时,动情讲述自己不辜负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挚友邓稼先的嘱望的故事。


1986年,杨振宁到医院看望邓稼先时的合影。清华大学校史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2021年9月22日,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活动现场,杨振宁回忆,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他注意到,美国媒体报道,设计原子弹的重要人物中有他的挚友邓稼先。他说,邓稼先是他中学、大学在美国知心的朋友,“我们的关系不只是学术上的关系,也超过了兄弟的关系。”

1971年,杨振宁冲破重重阻碍,第一次访问新中国,见到了阔别22年的邓稼先。在北京,他与邓稼先多次见面,没忍住向邓稼先求证:中国的原子弹是不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

离开北京后,杨振宁在上海收到了邓稼先写下并请专人送达的信件,告知他确实没有外国人参加过我国有关核武器的制造。杨振宁曾回忆:“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盈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这段经历被杨振宁写入文章《邓稼先》,这篇回忆文章曾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

发言中,杨振宁说,这封信的最后,邓稼先化用名句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我觉得,今天50年以后,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50年,是(符)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杨振宁说。

杨振宁先生在《永恒的骄傲——纪念邓稼先》一文中,也讲述了自己与邓稼先的挚友情。

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指杨振宁,下同)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杨振宁(左)、邓稼先。国防科技工业局官网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与李政道

最成功的合作者,一起开车去旅游

据报道,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美国时间2024年8月4日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

李政道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1956年,他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翌年经实验验证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科学奖。他的研究工作对粒子物理学和量子场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人也是首次获得诺奖的华人。到1962年,因为各种原因,二人的研究合作终止,也不再交往。

对于两人的争端,李政道先生曾以童话般的语言,比喻他俩好比在沙滩上玩耍的小孩,忽然看到远处的古堡亮起了灯。于是,两个小孩开始争论究竟是谁率先发现灯光,互不相让……


李政道(左一)和杨振宁。文汇报

2008年2月,在东莞理工学院的一个讲座中,杨振宁曾主动谈到与他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时,几次表露出遗憾。他们两个从芝加哥大学开始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曾经一起开车去美国西部旅游。杨振宁说,他与李政道先后合作了十几年,并评价这十几年非常成功,没想到最后的一次争吵让两人关系破裂,这成为他“一生很遗憾的事情”。

在报告会现场,杨振宁更是动情地化用一句古诗诠释他与李政道的关系: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此生未了因。

在2008年4月于郑州举办的一个讲座中,杨振宁再次用了很多段落,回忆了自己和李政道在美国兄弟时期的“美丽生活”。在杨振宁先生看来,与昔日伙伴渐行渐远,是其人生一大悲剧。

言语之间,杨振宁依然称赞李政道是自己最成功的合作者,“我和李政道在物理界的合作是让很多人羡慕甚至嫉妒的,和他的反目让我抱憾终生。”

杨振宁在展示1962年前美国生活的照片中,大部分照片上都有李政道的影子:两人在1947年,凑钱买了旧车到美国西部游玩7个礼拜,一起参加猜字谜比赛……

上游新闻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国防科技工业局官网、极目新闻、澎湃新闻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