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塌房”了?昨天, 冲上热搜,起因是近期小米SU7的安全事故引发公众对小米产品安全性的担忧,也引发了对雷军过度营销的讨论。
从雷军到小米,这家公司过去靠创始人光环和情怀故事赢得了大量粉丝。创业经历、励志演讲、创新理念,都让公众觉得“小米很靠谱,雷军说的话很可信”。然而,当产品出现问题,尤其是涉及安全的事故时,这种偶像化可能变成双刃剑。
偶像化的好处显而易见:它能够吸引关注、聚焦公众目光,让品牌故事更有感染力。但风险同样明显:一旦创始人或企业出现争议,负面舆情会迅速冲击品牌口碑。更重要的是,如果企业过度依赖“创始人光环”,往往容易忽视制度、流程和质量这些关键环节。
企业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产品安全、制度稳健和沟通透明。SU7此前也发生过安全事故,这次悲剧再次提醒我们:口碑和信任不是靠演讲或励志故事堆出来的,而是依靠可靠的产品和负责任的态度建立的。高风险产品必须具备完备的测试、召回和应急机制,事故发生时应及时公开信息并承担责任。
企业不需要刻意制造偶像,创始人也不必与企业形象过于紧密绑定。偶像化能在短期内吸引目光,但无法替代制度和产品本身的可靠性。光环顶不住事故,制度与责任才能撑得住。
原标题:《“雷军的口碑变了”冲上热搜,企业需要制造偶像吗?|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潘高峰
作者:新民晚报 陆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