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7月16日电(记者罗江)“5,4,3,2,1,点火!”随着倒计时结束,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送入苍穹。15日5时34分,近2000名观众在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上仰望,沉浸式体验火箭点火升空的震撼。
7月15日,游客在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上观看火箭发射。新华社记者 罗江 摄
“一整晚没睡,现在也不觉得困!”来自广东佛山的六年级学生小林说,发射之前,他们聆听了航天员详细讲解本次发射任务,以及航天员如何选拔、训练等“硬核知识”。他还体验了运用黎锦技艺编织航天星图、用椰子叶制作特色航天纪念品。
图为文昌瑶光火箭观礼平台。新华社发
进入暑假,来文昌探秘宇宙、航天研学的学生络绎不绝。暑假期间,文昌航天超算科技文化旅游区的客流量达到平时的5至6倍。天舟九号发射任务前后,更是接近1200人的设计客流峰值。通过沉浸式体验和生动的解说,深奥的航空航天、宇宙演化和行星地质知识不再晦涩难懂。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一秒钟能进行10亿亿次运算。“这里是中国航天的‘最强大脑’,执行着火箭发射轨迹模拟、卫星数据处理、深空探测计算等尖端任务。”讲解员的介绍引人入胜,学生们频频在研学笔记上记录。
在文昌极星陨石博物馆,学子们踏上穿越时空的宇宙之旅。大量陨石标本在光影互动中展现其独特纹理与神秘起源,全息投影技术还原陨石坠落地球的震撼场景,学生们还能亲手触摸感受这些神奇的“太空来客”。
在文昌极星陨石博物馆,学生们触摸感受陨石。新华社记者罗江 摄
结合此次火箭发射,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组织香港学生到海南进行航天研学。随团工作人员廖柏宁说:“学生们平时在课堂上、书本中学习到一些航天知识,但亲眼见证国家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体验是独一无二的。”
在海南航天工程育种研发中心,学生们兴致盎然地走进试验田,近距离观察、感受“太空种子”。“航天育种太神奇了!它能培育出几百斤重的超大南瓜,还能让单棵植株长出五种颜色的辣椒。”学生小黄说,她不仅学习了航天育种的原理,还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
在海南航天工程育种研发中心,学生与航天育种新品种瓜果合影。新华社记者 罗江 摄
推动科普与文旅深度融合,文昌市正在建设“航天旅游之都”,重点聚焦航天科普研学、航天体验娱乐和航天工业旅游等,加强航天旅游“项目化”建设。
“航天科技成果加快向文旅体验转化,绘就大国重器与人间烟火共舞的画卷。”文昌市市长曹树育介绍说,文昌还将借助丰富的文体赛事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借力“村排”赛事品牌设计航天主题村游路线,8月还将举办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预计将吸引5000多人到文昌开展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