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9月17日文章,原题:中国飞行汽车初创企业冲向蓝天 这架白色蛋形无人机先是微微颤动,随即发出嗡嗡声,载着乘客升至约20米高空,悬停约1分钟后平稳降落。近日在广州举行的飞行演示,展现了“空中出租车”制造商亿航智能的技术实力。今年该公司成为全球首家获国家监管机构批准在城市观光和飞行体验相关航线开展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飞行运营的企业。亿航希望近期在广州和合肥两座已获批运营观光飞行的城市启动短途观光飞行售票,并最终拓展至公共交通、物流运输及应急救援领域。
分析人士说,凭借电池优势和政策支持,中国的飞行汽车产业已是全球最先进的。但全球范围内,该行业多年来屡遭挫折,面临监管障碍与安全疑虑等问题。
尽管收费观光飞行将是重要的商业里程碑,但分析人士指出,大规模部署最具说服力的将是“空中出租车”能否解决城市飞行复杂性问题,以及企业能否证明产品的实际应用价值。财富管理公司伯恩斯坦的分析师预计,到203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40亿美元,较去年的约50亿美元大幅增长。
中国已设立专门机构推进该领域发展,各地政府开始为飞行汽车建设基础设施。南方科技中心深圳计划明年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点,广州承诺到2027年投入逾100亿元人民币建设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包括建造100多个停机坪。越来越多中企公布计划将生产飞行汽车。上海飞行汽车初创企业时的科技的联合创始人蒋俊说:“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后,过去一年融资额大幅增加。我们看到更多投资涌入。”
中国这些充满希望的企业正在参与一场全球竞争,但这场竞争屡遭进度推迟和资金链断裂的困扰。包括德国开发商 Lilium 和 Volocopter 在内的多家初创企业已申请破产。伯恩斯坦的贝弗里奇表示,中国制造商的一大优势在于价格,“200万美元对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但如果是200万元人民币……那就完全有可能普及使用。”传统直升机通常售价约500万美元。尽管(中国)企业正展示开发实用飞行器的能力,但有专家警告说,大规模应用仍需数年时间。
回到广州,亿航的有关人员坦言,“空中出租车”时代仍遥遥无期,“未来低空飞行——包括实现城市常态化航空运输——的复杂性远超想象,比所有人预期的都更为复杂”。(作者威廉·兰利等,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