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罗永浩赢了,但西贝才是未来

IP属地 中国·北京 识局 时间:2025-09-17 22:32:07


文/洛水钟鸣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罗永浩这场口水仗,赢得简直不要太轻松。估计老罗自己私下里都得感慨:多少年了,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一方面,他占着理:我不是说你不能上预制菜,我只是说,你得告诉我你上了预制菜。你也不用跟我抠字眼,你上的到底是不是预制菜,你自己清楚,大伙儿也都清楚。

这话没毛病吧?一点毛病都没有,喷子都找不到角度喷。

另一方面,互联网本来也不是讲理的地方:情绪和站队才是关键。贾老板大概觉得,老罗人设有问题,可以与之一战,网友未必就一边倒地支持他,然而他忘了,他自己的人设更有问题。

——别说老罗是不是“网络黑社会”,他就真是,他也比你这“网络资本家”更讨喜吧。你一个“资本家”,还敢跟别人刚,还指望网友站队自己,这不自取其辱吗。

当然,贾老板大概是真觉得自己冤,声援他的其他老板大概也真觉得自己冤:根据有关机构测算,今年全国的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八千亿,在这个规模之下,谁还没吃过几口预制菜,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为什么忽然又揪住这事不放了呢?

何况,咱就不论规模,只说道理,预制菜也没道理被喷吧。

咱举个例子:假设有个餐厅,有30桌座位,在一个正常的晚上六点到七点之间,上座率大概是20桌。那么,如果每桌点四个菜,这四个菜都是“现杀现炒”,上齐这一桌菜,怎么也得半小时吧?他就是一次雇5个厨师,让这20桌的人都吃上饭,怎么也得俩小时吧?

那么,哪样的客人,愿意在餐厅里等俩小时呢?

所以还是人家老胡看得透啊:这年头,如果你把预加工的半成品菜都算成预制菜,那除了门头很小的苍蝇小馆,哪个有点规模的饭店,上的又不是预制菜呢?不上预制菜,你吃得上菜吗?

这时有人该说了,不是说他不能上预制菜,他上可以,但他得写明咯。

可问题是,他怎么写明,他直接在菜单上写明“预制菜”?那谁还会去吃呢?

你请自己家人吃预制菜?你请亲戚朋友吃预制菜?你请领导同事吃预制菜?想想都不可能好吧。

所以现在的局面就是:如果哪个饭店不用预制菜,哪个饭店就得关门——“现杀现炒”根本不可能满足那么大的需求量。

可是,如果哪个饭店写明自己上的是预制菜,哪个饭店也还是得关门——食客们不会买账的。

这并不是说,食客们完全不知道饭店和外卖的菜是预制菜,事实上,他们隐隐知道,或者隐隐猜到了,但谁也不愿多想,更不愿承认。

从这个角度说,老罗将来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挣个好名声。

因为,他这一闹,打破了现代餐饮业“现杀现炒”的童话,但他有更好的童话吗?他没有。

于是,食客们就没法再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自己吃的预制菜是“现杀现炒”的了。

这是个无解的问题。要说起来,“西贝”这个词,多少是带点“谶”的,毕竟古代常用“西贝货”这个拆字谐音梗来代指“假货”。

西贝是贾,贾又谐音假,这样转了两个转折之后,听起来就不那么直接、不那么刺耳了。

那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发明一个词,来代指预制菜,让它听起来同样不那么刺耳。

我这个菜,它不是假的,它只是个西贝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