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探索赛道上,OpenAI正迈出关键且大胆的一步——将技术触角从纯数字领域延伸至物理世界,人形机器人成为其最新战略锚点。近期行业动态显示,这家因ChatGPT掀起全球AI浪潮的科技巨头,正加速组建一支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的新团队,通过密集吸纳顶尖技术人才、明确核心研发方向,释放出“物理世界交互是实现AGI关键路径”的强烈信号,也为全球AI与机器人交叉领域的竞争格局注入新变量。
AGI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让人工智能具备理解、适应并作用于真实物理世界的综合能力,而人形机器人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它需要像人类一样感知环境、规划动作、灵活操作物体,这背后离不开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控制算法支撑。正是基于这一认知,OpenAI近期已悄然完成多笔关键人才引入,所聘研究人员均在人形机器人控制算法领域拥有深厚积累:其中既有曾主导仿人机器人“动态平衡控制”项目的学者,其研究成果可让机器人在不平坦路面行走时像人类般调整重心、避免摔倒;也有专注于“多关节协同控制”的专家,能解决人形机器人手臂、手指等复杂肢体在抓取、组装物体时的精准度难题。
据接近OpenAI的行业人士透露,这些新加入的研发人员已初步形成技术攻坚小组,重点突破“高动态场景下的实时控制”痛点——例如让机器人在突发外力干扰(如被碰撞)时快速反应,或在处理易碎物品(如玻璃器皿)时精准控制力度。这一系列技术方向,恰好填补了当前AI在“数字认知”与“物理执行”之间的断层,为AGI从“理论构想”走向“实际应用”搭建关键桥梁。
除已完成的核心人才组建外,OpenAI近期公开的招聘信息进一步揭示了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完整布局思路。从岗位需求来看,公司正重点招募具备“遥操作技术”和“模拟环境开发”经验的专家,这两大领域恰好是当前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关键基础设施”。
在遥操作技术方面,岗位要求明确提及“需具备基于AI的远程控制算法开发能力”,这意味着OpenAI并非简单追求“人类远程操控机器人”,而是希望通过AI技术实现“人类示范+机器自主学习”的模式——例如人类通过简单操作示范某个动作(如拧瓶盖),机器人能通过算法快速学习并自主复现,甚至在不同场景下进行适应性优化。这种技术路径,既能大幅降低人形机器人的训练成本,也能让机器更快积累“物理世界交互经验”,为后续自主决策能力提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