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业家罗永浩与连锁餐饮集团西贝的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双方隔空交锋不断升级,这场风波已演变为关乎餐饮行业标准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公共事件。
9月10日,交个朋友直播间首席品牌监督官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吐槽称,其和同事去西贝吃饭,“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这也引发全网广泛关注与讨论,西贝随即陷入预制菜舆论旋涡。
左宇 摄
西贝宣布起诉
事件初期,西贝客服人员回应媒体称,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另外,店内炒菜都是在每天的新鲜蔬菜到店后,现场炒制。
但争议并未平息,而后战火升级。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选择在西贝北京中粮祥云小镇店接受采访,即罗永浩在社交平台的就餐门店。
他现场还原称,罗永浩一行五人16道菜品(含3道双份),总消费为830元。“复盘了罗永浩来西贝吃饭时的菜品和接待服务,我们的总结是,做的饭中规中矩,他点的13道菜里没有一道是预制菜,我们每一道菜都有制作标准和工艺。”
紧接着,贾国龙更宣布将起诉罗永浩,并连用三个“一定”强硬表态:“一定会,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会起诉他!他对我们的伤害太大了”。
为自证清白,他还宣布两项重要举措:全国门店开放后厨、上线“罗永浩同款菜单”。
9月12日,记者从上海浦东一西贝门店店长处获悉,罗永浩所点菜品均在店内供应,消费者若想参观后厨,“有健康证可直接申请,若是没有就在现场扫码提报个人信息,再跟着后厨洗手、着装后就能参观”。
该店长进一步透露,参观范围不局限于罗永浩所点菜品,“想看哪道菜的制作过程都可以”。
当日15时,西贝官方微博又发布了“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里面详细介绍了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不仅有堂食规范,亦有外卖出餐标准。
信中指出,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下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对预制菜的定义如下:“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制、滚、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西贝认为,基于《通知》中对预制菜的定义描述,罗永浩当餐消费的菜品同样不属于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所定义的“预制菜”。罗永浩作为公众人物,对当餐菜品作出“几乎全都是预制菜”的判断,其言行缺乏基本的事实依据,对西贝品牌声誉造成了损害。
据西贝官网介绍,1988年西贝诞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截至2025年,西贝全国拥有近400家门店,覆盖全国62个城市,员工人数约17000人。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西贝餐饮集团整体营收突破62亿元,创历史新高。
罗永浩悬赏求证
面对西贝的强硬姿态,罗永浩也毫不退让。
截至9月12日中午,他已连续发布二十多条动态聚焦此事,详细描述就餐体验作为反驳证据:“羊排有隔夜重烤的恶心味道,葱香烤鱼其实是味道醇厚的葱‘腥’烤鱼,莜面汤百分之百是隔夜的味道,菜品没有一个是滚烫的”,这些细节在他看来都是“非现做”的力证。
罗永浩进一步升级对抗手段,在社交平台发布悬赏令:“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录像等法律采信证据,奖励10万元”,很快有网友追加2万元悬赏。
同时,他还向食品工业专家求助,希望通过专业设备检测食物烹制时间,“设备多昂贵都没关系,就是要横扫用了预制菜却不承认的餐馆”。
对于西贝的起诉威胁,他以“准备好了”回应,并强调“无论官司输赢,我相信都会客观上对中国预制菜领域的消费者知情权,甚至是相关的立法,做出一些实际的贡献”。
目前,网络舆论呈现分裂态势。
部分支持罗永浩的网友认为“无论如何定义预制菜,消费者都有权知情”;部分网友则表示理解,“羊排、牛大骨等提前处理很正常,现做根本来不及”。
目前,罗永浩的悬赏取证仍在进行中,子弹还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