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从盐田出发,解码生命版图:华大发布会揭示产业扩张雄心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09-12 16:21:54

作为从深圳盐田走向世界的中国基因科技拓荒者,26岁的华大集团正试图撕下“基因测序工厂”的单一标签,展现其在生命科学领域更宏大的版图与野心。2025年9月9日,在深圳举办的全球新品发布会上,华大发布了一系列横跨上游核心工具、中游精准健康管理、下游消费级产品乃至农业食品的矩阵式创新成果。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清晰地勾勒出这家老牌生物科技企业,如何基于其核心技术护城河,向更广阔的业务领域全面渗透的战略路径。



巩固基石:以自主核心工具构筑技术护城河

对于任何科技企业而言,底层核心工具的自主可控是其产业话语权和成本控制力的生命线。本次发布会的基石性产品——华大智造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7+,正是华大技术护城河的最新体现。其高达每年3.5万例人全基因组的测序通量与24小时交付超14TB数据的能力,不仅解决了规模化测序的效率瓶颈,更重要的是,它为华大所有下游应用的开展提供了成本可控、性能领先的底层支撑。从“为人测序”到“造出测序的工具”,这一转变让华大得以在全产业链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同时,针对临床研究痛点推出的时空转录组FFPE V1.1产品方案,也显示出其在核心技术应用层面的持续深耕,旨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解决实际科研与临床问题的能力。

跨界破圈:从B端科研到C端消费的全面渗透

如果说核心工具是“守”,那么向消费级市场的全面进军则是华大业务扩张中最具想象空间的“攻”。此次发布会,华大密集推出了多款直接面向消费者的(DTC)产品,标志着其业务重心正从传统的B端科研服务,向广阔的C端大健康市场加速转移。

从让用户20分钟自测酒精耐受度的“速测星盒Plus”,到依托国人肠道菌群大数据实现“一人一方”的定制化益生菌“益微方”,再到应用细胞科技的抗衰护肤品“小鹿精华”,华大正尝试将复杂的基因科技“翻译”成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日常健康消费品。

这一战略转向的背后,是华大对其“133111i”多组学健康管理模式的商业化落地探索。通过线上i99智健平台与线下GigaLab智惠实验室的结合,华大试图构建一个从数据检测、评估到个性化干预的商业闭环,而这些消费级产品正是触达用户、完成闭环的关键一环。





深耕蓝海:以前瞻布局抢占未来健康与农业高地

除了在现有业务上做深做透,华大还将触角伸向了公共卫生和农业食品两大战略性“蓝海”领域。其推出的“小时级”病原快速鉴定方案和数据驱动的BGI智惠医学系统,瞄准的是未来智能化、高响应度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而在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上,华大从推广多年生稻、改善土壤的微生物菌剂,到制定“六零一真”的食品标准,再到利用DNA技术进行食品溯源,展现了其打通“从土地到餐桌”全链条,以生物科技深度赋能现代农业的决心。这些布局虽未必能迅速带来商业回报,但无疑是其抢占未来产业高地的长远投资。

从“测序工厂”到“生态链主”,华大描绘普惠健康新图景

以媒体视角,记者观察到华大此次发布会传递了几个关键信号:

战略上从“参与者”到“链主”的跃迁。以DNBSEQ-T7+为代表的核心工具发布,标志着华大已完成从上游设备制造、中游测序服务到下游应用开发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这种“自主可控”的闭环,不仅能使其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更能有效控制成本,掌握行业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华大正在从昔日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工厂”,向一个能输出核心工具、技术标准和解决方案的“生态链主”角色转变。

商业上“硬科技消费化”的加速探索。从定制益生菌、抗衰精华到基因速测星盒,华大正不遗余力地将过去“高冷”的基因科技,转化为普通消费者看得懂、用得上的日常产品。这背后是其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迫切需求,也是基因科技产业走向成熟、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的必然趋势。如何做好市场教育,平衡专业性与通俗性,将是其面临的核心挑战。

技术上拥抱“生物+智能”的未来范式。无论是AI驱动的智惠医学系统,还是基于大数据模型的多组学健康管理,都显示出华大正在将AI与数据科学深度融入其业务核心。未来的健康管理,不再仅仅是“测出数据”,更是“算得精准、管得到位”。华大此举顺应了全球“BT+IT”融合的大潮,试图在未来的智能健康时代抢占先机。

总而言之,26岁的华大不再满足于仅仅“读懂生命”,而是展现出要深度“改变生活”的雄心。其描绘的“健康美丽·人人可及”图景固然宏大,但通往普惠的道路依然需要技术、商业和市场的多重检验。这场发布会,无疑是其迈出的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宇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