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竞争逐渐陷入“参数内耗”与“配置军备竞赛”的当下,一款新车要如何真正打动用户?是堆砌电池容量、标榜算力天花板,还是以更低价格冲击市场份额?长安启源A07超长蓝鲸纯电版/增程版的答案是:回到用户真实场景,用“超长”逻辑重新定义中高端家轿的价值基准。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营销口号,而是一套从产品定义到用户体验的系统工程——它甚至不惜以13.99万元起的价格,将纯电中大型轿车的门槛拉至新低,却同时把续航、补能、智能三大维度推向“超长级”水准。
这背后隐藏的,是长安启源对用户心理的深度揣摩:当大多数家庭用户仍在纯电与燃油之间徘徊,本质上是徘徊于“续航焦虑、补能效率、成本控制与品质需求”的多重矛盾中。而A07试图用“超长”这一核心标签,一举击穿这些纠结。它没有选择做一辆“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的水桶车,而是在用户最敏感的痛点上——跑得远、充得快、用得省——做到极致超越。
从通勤到远行:一场关于“长度”的生活革命
我们不妨算一笔账:纯电版730km的CLTC续航,意味着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从回龙观到国贸每天往返40公里的典型通勤中,理论上可支持18天无需充电;即便是跨城出行,从上海到合肥,从广州到桂林,基本可以做到中途不补电一站抵达。而增程版310km纯电续航+1570km综合续航,更像是一套“通勤纯电、长途增程”的无缝方案。用户一周上班纯电代步,成本仅为同级燃油车的1/10;周末突然想带孩子去郊外看星星,或者临时需要跨省出差,完全不必规划充电站地图,“说走就走”的燃油车自由被保留了下来。
这种“长度”并不止于物理距离,更延伸至生活半径的拓展。何广智在脱口秀中所说的“从地铁终点站到舞台中心”的成长路径,恰恰与A07希望为用户提供的价值形成互文:一辆车,应当承载得起日常生活的琐碎,也托得住突然萌发的诗意远方。它用续航“超长”打破边界,本质上是在售卖一种“更自由”的生活可能性。
充电5分钟,续航120公里:重新定义“时间价值”
续航再长,如果充电效率低下,仍然无法摆脱焦虑。长安启源A07尤为聪明地选择了“双线并进”:一方面拉高续航上限,另一方面猛攻补能效率。194kW峰值充电功率、15分钟实现30%-80%电量恢复,这些数据可能看起来冰冷,但翻译成用户语言就是:“路边买杯咖啡的时间,车又能跑三百多公里”。尤其是在高速服务区,短时间休息叠加快速补能,使得纯电长途旅行的体验几乎趋近于燃油车。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套超充能力并没有以牺牲电池寿命或安全为代价。它依托的是长安自研的电池管理系统和3C快充技术架构,背后有长安多年在电动化领域的积累作为支撑。也就是说,它不是在用“技术冒险”换取营销噱头,而是在成熟体系内实现的用户体验跃升。
智能,不是炫技而是祛魅
长安启源A07在智能层面的进化,也紧紧围绕“实用主义”展开。全系标配行泊一体驾驶辅助,搭载800万像素超高清摄像头,并没有盲目追求激光雷达或Orin芯片这类“顶配符号”,而是聚焦于用户真正高频使用的场景:高速巡航、自动变道、泊车辅助。尤其APA全场景泊车,堪称“新手福音”,窄位停车、侧方入库等传统高难度操作,现在可以一键完成。
这种“功能定义”的思路非常产品经理化:它不追求技术的极致超前,但追求技术应用的精准和稳定。换句话说,它要让智能驾驶从“科幻体验”回归到“每日可用”,从极客玩具变成家庭工具。何广智所说的“牛车”,我想除了续航牛,更指的是“智能用得牛”——不折腾、不娇气、不妥协。
定价与权益:一场针对主流市场的降维打击
如果说产品定义体现了长安的诚意,那么定价策略就只能用“激进”来形容。12.99万起步的增程版、13.99万起步的纯电版,直接闯入原本由A级紧凑型车主导的价格区间,却提供了中大型车的尺寸、续航和配置水准。再加上金融礼、置换礼、充电礼等七重权益,尤其是“12万60期0息”这样的政策,明显是在降低拥车门槛,意图吸纳更广泛的家庭用户和年轻群体。
这一策略背后,是长安对市场规模与品牌定位的清醒判断。它没有一味追求高端化溢价,而是选择用“高品价比”快速抢占用户基盘。尤其在10-15万这一最大细分市场,提供纯电、增程双选项,覆盖了无家充条件和有续航焦虑的不同人群,显示出极强的市场细分运营能力。
横向对比:长安启源A07的“长板”究竟多长?
与比亚迪汉、小鹏P7、特斯拉Model 3等头部竞品相比,A07的优势并非全维领先,而是在关键维度上做到了极致差异化。比如对比汉EV,A07纯电版价格更低、续航更长;对比Model 3,A07在空间、舒适性、配置丰富度上更贴合家用需求;对比同价位的深蓝SL03或银河E8,A07则在续航数字和智能标配层面更显大方。这种“错位竞争”逻辑,让它成功避开了陷入与巨头的正面参数绞杀,转而开辟了一个“续航优先、品质可靠、价格克制”的新战场。
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套出行解决方案
长安启源A07的推出,标志着家用轿车正式进入“场景化定义”时代。它不再拘泥于传统汽车的机械性能比拼,而是深度整合用户需求、能源网络、智能生态,提供一套高度成熟的出行解决方案。你可以清晰感受到产品团队在定义功能时的思考路径:是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不是日常高频使用的?是不是相比竞品更有优势的?这三个问题,A07都给出了相当漂亮的答案。
结语: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体内卷的今天,长安启源A07示范了一种破局思路——与其盲目堆料,不如回归用户真实场景;与其追逐技术虚荣,不如踏实解决痛点。它的“超长”哲学,不只体现在续航数字上,更体现在产品定义之长远、市场策略之长效、用户体验之长久。而这,或许才是“何以智胜”的真正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