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资本市场,每天都在创造奇迹!
北京时间9月10日晚上,从美国传来了劲爆的消息:老牌科技公司甲骨文暴涨了超过40%!
由此带来一个惊人的财富效应:
1、甲骨文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暴增了超过2800亿美元,达到了9678亿美元,距离万亿美元市值公司只有一步之遥。
2、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甲骨文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的身家因此暴增了近千亿美元,达到了3930亿美元,超过了埃隆·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
不过,如果使用财富的数据,马斯克的财富目前是4356亿美元,仍然维持第一。
这个财富效应还有可能传导到A股和港股,我们的股市历来善于照抄美股。
是什么造成了甲骨文股价的戏剧性飙升?
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对云基础设施的旺盛需求!
根据甲骨文的最新季报,目前公司手持的相关订单价已经达到4550亿美元,同比暴增359%。
这些订单来自世界级的科技企业,包括OpenAI、xAI、Meta等。
甲骨文的首席执行官预测,云基础设施业务将在未来几年迅速扩张。该业务本财年将增长77%,达到180亿美元。到2030年5月结束的财年,甲骨文该业务的年收入将达到1440亿美元。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增幅!
甲骨文作为全球领先的云服务与数据库供应商,向OpenAI、xAI、Meta等科技巨头提供的核心服务围绕“AI算力与云基础设施”展开,具体包括以下三类:
1、大规模AI算力支持。
AI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需要海量算力,甲骨文凭借其全球布局的千兆瓦级数据中心,为巨头提供高密度GPU集群(如英伟达H200、H100)。
例如:为OpenAI建设“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提供4.5吉瓦计算能力,可支持超200万枚芯片运行;为xAI提供2.4万块H100芯片,用于训练Grok 2大模型等。
2、 高性能云基础设施。
甲骨文的云基础设施针对AI工作负载优化,提供低延迟网络(支持GPU超级集群的高速数据传输)、高可靠存储(分布式存储应对海量数据)及弹性扩展能力(按需增减算力)。
3、 定制化AI解决方案。
甲骨文结合自身数据库优势,为巨头提供“数据+AI”融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将私有数据与大模型结合,实现精准分析。
科技巨头为什么不自己建设云基础设施,而去购买甲骨文公司的?
主要原因是:使用甲骨文的资源更便宜、更划算。甲骨文通过大规模批量采购(GPU、网络设备)与自建数据中心,将AI算力成本降至行业最低。比如甲骨文的AI算力报价较AWS(亚马逊云科技)低15%-20%。
OpenAI通过与甲骨文合作,将算力成本占比从30%降至15%;Meta通过使用甲骨文的云基础设施,无需自建数据中心,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的资本支出。
这就是社会分工的优势,可以实现多赢的局面。
那么在中国呢?很显然,云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正进入爆发期。
A股与港股市场中,云概念突出的公司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互联网科技巨头(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凭借全栈云服务能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另一类是细分领域龙头(如用友网络、金山办公等),在企业管理云、协同云、国资云等垂直场景具备技术或资源优势。
下面是最新的公共云市场中,几大巨头的市占率。
最近几天阿里股价大涨,跟阿里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方面的巨大投入和进展有关。
国内上市公司能沾上边的还有不少,比如算力硬件、AI服务器、光通信等概念,以及能源保障方面的储能、电源、散热、电力智能化等板块。
总之,人工智能是最近几年资本市场上最活跃的概念,是不死鸟。看起来刚要深度调整,美国那边就爆出新玩法、新概念、新进展。在人工智能大概念下有几十个小板块,可以不断轮动。
甲骨文今天晚上的疯狂,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影响A股和港股。
特别提醒:本文为资讯和观点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