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帽哥。
你在小红书引流时,是不是有这么一个阶段:辛辛苦苦撰写笔记、拍摄视频,坚持更新半年乃至一年,粉丝增长十分迟缓,更别妄想引流和达成转化了。
特别是你偶然还会插入一些广告内容笔记,账号权重极有可能受到作用,起号就愈发艰难了。
其实除了常规的内容创作,还有另一种更轻量级的引流思路,它就是"截流"。
简单来说,就是借助他人已经获得高流量的内容,巧妙地吸引精准用户主动联系你。
这种方法不需要你拥有大量粉丝,甚至不需要频繁发布笔记,只需要找到合适的评论区进行有效的曝光。
不过许多人实际操作过后反馈效果不太理想,这常常是因为未挑选到恰当的内容与时机。
譬如你找到一篇点赞有好几万、评论有四五千的热门文章,满心欢喜留个广告评论,却发觉压根没人看见,因为你的评论留言早已排到几千楼了,用户压根就看不到。
要是情况相反,你选取那些鲜有评论的笔记,即便你的评论处于最前列,不过由于内容自身流量较小,依旧无法获得有效曝光。
尝试了多次后,我发现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找到一种特殊的笔记,这类笔记自身或许并无过多信息,不过所提出的话题极具争议性或是能引发众人共鸣,从而能让众多用户主动参与讨论。
典型的有情感话题、社会争议、开放式提问等。
"你是怎么发现对方出轨的"、"你遇到过哪些奇葩老板"这类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真正的价值不在正文,而在评论区。
用户点开这类笔记,往往并非为了知晓博主所言,而是想要看看他人有着怎样的经历与观点,因而大多数用户会耐心翻阅几十条甚至上百条评论,看得兴致颇高。
这会儿要是你能提前在这类内容的评论区留下有用的信息,就算排在好几百条后头,还是会有不少用户主动翻着看,还能瞧见你的内容。
这类内容还有两个额外优势:
一是博主通常没有精力审核海量评论,信息不容易被删除;
二是前来浏览的用户群体兴趣高度集中,引流精准度更高。
实际操作里,我一般会挑选当下评论数处于50至300条之间的笔记,要是少于50条,可能就代表内容后续流量很难提升;要是多于300条,那就意味着多数用户没耐性看到结尾,曝光效果会不太好。
这数据范围是我通过多次测试得到的经验值,处于这个区间的笔记,既有一定流量根基,还留存着较高曝光机遇。
具体操作时,不需要设计太复杂的话术,关键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以自然的方式引导。
比如我在做副业引流时,会这样评论:"尝试过很多方法,最后靠这个项目实现了稳定收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交流心得"。语气越自然,越像普通用户的真实分享,效果就越好。
根据我的经验,一篇优质的热门内容,每天大概能带来几个精准用户。如果每天评论15篇左右的笔记,平均下来每天能引流90人上下,坚持操作,流量就会持续不断。
曾经我也以为做“截流”矩阵就得靠“人海战术”和“设备堆砌”。
买了二十多台二手手机,本想着批量操作、快速起号,怎知还不到一个月,15个账号就都被封禁了。
还找来两个实习生专门负责发布“截流”内容,每天忙着定选内容、养号,忙活了整整一个月,结果发现人工成本远远超过了引流带来的收益。
那时候我每天都在反思:做引流获客,真的必须这么重投入、这么复杂吗?
直到后来,我接触到了素人代发模式,轻松解决了设备、网络IP、账号等等问题,只要把兼职人员管理好就行了。
如果你真的想轻量化启动“截流”素人代发模式,我有三个有效的方法,毫无保留分享给你:
第一个方法是:发布“找人”笔记,自己招素人。
你只需要准备一张图片,上面写上“招募种草发文”、“小红书兼职”、“素人合作”这类关键词,再配上一段简短的说明文案,就可以发布了。
接下来你真的只需要等待,评论区会自然涌入大量想接单、做兼职的人。
然后将这些精准素人用户引流到你的私域,将养号、发内容流程等等这些教程发给他。自己只需要审核评论内容是否合格、管理好兼职人员就行了。我也是用这个方法招了200多素人来帮我发内容。
第二个方法是:连笔记都懒得发的话,还有更轻量的方式。
直接去同行“找人”笔记的评论区截流。留言“求带”、“怎么做”、“还招人吗”之类的话,就会有很多人主动联系你。
这个方式非常高效率,我朋友就用这套方法,一周加了300多个精准兼职粉。
第三个方法是:直接和现成的素人号"截流"团队合作。
比如和我团队合作。
这些团队已经成熟运营了”截流“项目,那么对于"截流"兼职人员管理,素人号养号教程,精准”截流“笔记内容采集,截流数据统计、反馈、分析等等流程就不需要你重新去跑了。你就直接监控流量数据,偶尔调整下引流内容就好。
试想一下,如果让100个人每天帮你在小红书发内容引流,每人每天带来5个客户,就是500个精准用户/天。如果是500个人呢?规模效应的确非常可怕。
与和雇全职员工相比,素人号模式的优势颇为显著:无需支付固定工资,也不用缴纳社保,能够随时对规模进行调整,成本极低且没有上限,对于那些预算有限却期望稳定引流的团队而言,这或许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办法。
截流方法我已使用一段时间,效果稳定且可延续,它不仅在小红书可行,在其他社交平台也有效,只要你能找出契合该平台特点与用户习惯的具体引流内容,引流就不是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