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长春何以“航空城”?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吉林日报 时间:2025-09-08 12:35:42





开栏语

从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以蓬勃之姿成为彰显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地标,到精密零件铸就航空产业的坚实脊梁;从航空文化融入街巷烟火,到飞行梦想在人们心中悄然生长;从“轰鸣”到“呼啸”,每一步都浸透着奋斗的汗水,每一次飞跃都承载着前行的勇气——这座被冠以“航空城”之名的城市,早已将航空基因注入血脉,在蓝天上书写壮阔篇章。

即日起,我们将回溯历史,探寻早期航空事业藏在岁月里的探索与坚守,是如何打造今日辉煌的最初基石;我们会聚焦产业支撑,解析航空航天产业领域全产业链研发的体系突破;我们会关注人才培养,记录科研一线人才攻坚克难,为长春航空航天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我们更会梳理政策推动,细数那些助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与扶持举措,为长春航空航天产业的腾飞扬起稳健的风帆。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历程,在回顾中汲取力量,在探索中展望未来。

长春何以“航空城”?



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长春,这座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向“航空城”迈进。从“汽车轰鸣”到“战机呼啸”,长春实现华丽转身的背后,是深厚的航空底蕴、强劲的产业支撑、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推动。



长春与航空的缘分,要从“东北老航校”说起。1946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俗称“东北老航校”)在吉林通化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后在烽火岁月中历经多次辗转,最终落址长春。它开创了人民军队培养航空人才的先河,为人民空军的创建和发展、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和民航事业的奠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写了中国航空史上光辉篇章,也开启了中国人的“航空梦”“空军梦”。





2004年6月,空军航空大学由原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空军第七飞行学院和空军第二航空学院合并组建,承接起“东北老航校”的使命,持续为国家培养输送大批优秀的航空人才——他们忠诚守护着祖国万里长空,也让长春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军飞行员“第二故乡”。



自2011年起,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已在长春成功举办多次,每一次都吸引了无数目光。飞行表演中,一代代战机在空中翱翔如龙,展示着精湛的飞行技艺;地面展览上,各类先进的航空装备和技术一一亮相,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航空的魅力。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不仅展示了人民空军的建设发展成就,也让长春的航空文化深入人心,成为长春打造“航空城”的重要历史文化基石 。





如今的长春,在航空航天产业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航空航天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在航天领域,长光卫星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长光卫星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是我国第一个以省份命名的商用遥感卫星星座,并且实现了商业化运营。截至目前,“吉林一号”已发射超百颗卫星,其分辨率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涵盖了国土资源监测、智慧城市建设、农业估产、林业监测等多个方面。随着长光卫星信息产业园二期的建设推进,未来,这里将进一步做大“吉林一号”全国最大的商用卫星产业集群,助力长春在航天产业领域持续领跑。



在航空装备制造方面,长春也拥有众多实力强劲的企业。通视光电的察打一体型飞行器两轴四框架伺服稳定吊舱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高速路网日常巡检和应急搜救等领域;吉林省翼启飞科技有限公司的翼指挥系统,利用无人机高空视角,为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提供实时视频支援和决策依据。此外,还有众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共同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目前,长春市已培育了一批优质龙头企业和几百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航空航天产业总产值不断攀升。

除了航空航天制造业,长春在低空经济领域同样积极布局,抢占发展先机。不久前,国内首个低空行业大模型在长春发布,长春市低空飞行服务指挥中心落位净月高新区。目前已建成多座宝莲灯智能无人机巢,年底前还将再添几座指挥中心,实现对无人机的实时监控,应用场景涵盖电力巡检、消防应急、智慧城市、农业、林业、文旅等多个领域。未来,随着低空大模型试点的不断成熟,有望吸引人工智能、无人机制造、智慧物流、新兴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和人才汇聚长春。











人才是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长春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坐落于长春市的空军航空大学是空军直属的高等教育院校,对空军主体战斗力成长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被誉为“空军飞行员的摇篮”。多年来,空军航空大学赓续传承“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的“老航校”精神,一代代“航大人”始终坚守为强国强军梦想培育飞行英才的初心使命,凝练了“砺志空天、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为部队培养输送了大量军事航空人才。不仅有很多学员成长为共和国将军,还涌现出以“八一勋章”获得者景海鹏、“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以及“时代楷模”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郝井文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英模 —— 他们共同印证着这所 “摇篮” 的育人高度,也让空军航空大学的精神火炬在强军征程中愈发璀璨。



同时,长春市积极推动军地协同育人,创新探索军事飞行人才的早期培育路径,依托空军航空大学航空馆、航空知识科普馆、军事双拥主题文化馆等场馆开展空天教育科普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航空航天的魅力,激发他们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热情。



长春还拥有如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应化所等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光学技术、精密机械制造、新材料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高端科研人才。他们在科研一线攻坚克难,为长春航空航天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为了加快“航空城”建设步伐,长春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方位助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在产业规划方面,制定出台《长春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明确将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创新能力、产业规模、应用场景四个量化目标,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平台载体建设上,长春市加大项目谋划和推进力度。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长光卫星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为“航空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在展会品牌打造上,长春市全力以赴办好长春航空展,积极对标珠海航展,以打造中国军事特色航空展第一品牌为定位,不断扩大展会规模,提升展会影响力。长春航空展在空军和省市的强力支持下,办展规模一次比一次宏大、航展内容一次比一次丰富,平台作用更加凸显、惠民举措更加多样,得到全国各地观展者的点赞。



2023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成为长春航空展的支持单位,进一步提升了展会的规格和品质。近年来,长春航空展的观展人数、展馆面积、展品数量、全网热度等多项指标屡创新高,已成为集空中飞行展演、装备静态展示、航空产业论坛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有力推动了长春“航空城”建设,带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今年,长春将继续举办航空展,目前,长春航空展主场馆长春航空文化展示中心已建成,蓝天公园也将开园,展会更加值得期待,观众观展将更加惬意。





长春

这座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市

凭借着深厚的航空历史底蕴

蓬勃发展的航空航天产业

强大的人才培养能力

以及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支持

在向“航空城”迈进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未来

长春将继续在航空航天领域深耕细作

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成为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

一颗璀璨明珠

部分图片来源于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

​长春航空展订阅号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