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康康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1500字)
江苏银行正式登顶“城商行一哥”宝座。
2025年二季度报告显示,其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4.79万亿元、448.64亿元和202.38亿元,全面超过北京银行的4.75万亿元、362.18亿元和150.53亿元。
不过,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拉长时间段可以看到,江苏银行这三项关键指标最近四五年的快速增长,主要靠贷款规模的快速扩张支撑。由于贷款对资本占用率较高,存款增长速度又长期跟不上贷款增长速度,因而给资本充足率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1
全面超越似乎早就成了迟早的事
江苏银行全面超越北京银行似乎早就成了迟早的事。
因为从2019年以来,其三项关键指标的同比增速均明显快于北京银行。
于是,到2022年末,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超过北京银行。
到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又实现了超越。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三项关键指标的快速增长,跟江苏银行最近几年来追求贷款规模扩张密切相关。
根据WIND提供的数据,2019年至2025年6月,江苏银行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同比增速分别达17.01%、15.48%、16.52%、14.57%、12.32%、16.28%、18.33%,北京银行同期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同比增速分别为14.63%、8.39%、6.73%、7.42%、12.14%、9.65%、10.29%;江苏银行大幅领先。
不过,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二者相差无几。期间,江苏银行存款总额分别同比增长8.43%、10.19%、11.10%、11.99%、15.39%、12.83%、21.63%;北京银行的存款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0.32%、7.08%、3.78%、12.59%、8.18%、18.34%、13.34%。
需要注意的是,期间,除2025年上半年以外,江苏银行存款增速均明显低于贷款增速;另一方面,2025年上半年的“逆转”,是否说明资本充足率承压的状况正在稳定地大幅改善,还需假以时日才能得出结论。
2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逼近监管红线
贷款规模快速增长但存款规模长期跟不上,给资本充足率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早在2022年,中诚信国际出具的江苏银行跟踪评级报告就提出警告称:“2021年以来随着业务规模的较快增长以及对2011年发行的30.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行使赎回权,……,核心一级资本存在一定补充压力。”
随后3年发布的跟踪评级报告,总会提醒一句“未来仍需关注业务规模扩张对资本充足水平的影响”。
不过,正如历年跟踪评级报告指出的那样,作为上市银行,江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较为丰富。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近期,江苏银行行长袁军宣称,江苏银行将持续做好经营管理,在推动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内生利润补充水平。
实际上,早在2017年以来,江苏银行就不断通过发行优先股和多种债券补充资本。比如2017年发行200亿元优先股,用于补充一级资本;2019年发行200亿元可转债,转股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2020年发行200亿元永续债,用于补充一级资本;2024年8月发行1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用于补充一级资本;2025年继续通过发行300亿元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2023年12月计划2024年至2026年期间发行不超过6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用于补充一级资本。
然而,尽管采取了多种方式补充资本,自2020年以来,江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依然一直呈下降趋势。根据WIND提供的数据,2020年至2025年6月,江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7%、13.38%、13.07%、13.31%、12.99%、12.3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023年至2025年6月分别为9.46%、9.12%、8.49%。到2025年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经逼近监管红线。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但实际监管中,考虑到储备资本的要求,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含储备资本)可能达到7.5%甚至8.5%(针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故此,中国银行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总体超过10%。
江苏银行是不是该适当放缓规模扩张的速度了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