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20多家企业在渝成立AI计算开放架构联合实验室,计划解决AI算力问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上游新闻 时间:2025-09-06 00:05:47

9月5日下午,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牵头组建单位中科曙光,协同AI芯片、AI整机、大模型等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了全新的AI计算开放架构;同时还宣布依托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成立“AI计算开放架构联合实验室”并启动建设。

AI计算开放架构是什么?对国内AI算力有什么影响?带着这样的问题,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多位AI方面的专家。

机柜功率两年暴涨15倍

近年来,随着DeepSeek、ChatGPT等AI大模型软件逐渐普及,AI大模型开始广泛运用于企业、院校等多个场景,导致AI算力需求不断增加,国内AI算力领域面临高端算力供给不足、国产加速卡性能差距大、算力成本高、自主软硬件生态不成熟等问题。


AI计算开放架构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长期和AI算力打交道的曙光数创副总裁兼CTO张鹏告诉记者:“从设计维度来看,过去五年的算力变化完全可以用‘新的物种’来形容。前些年做机柜,一个机柜的功率就是3千瓦、5千瓦、8千瓦;可现在随着AI算力激增,算力中心的一个机柜前年(2023年)还在讲60千瓦,今年(2025年)已经到200千瓦了,而且我们现在做的最大机柜已经到900千瓦了。”从60千瓦到900千瓦,AI算力功率在两年时间暴涨了15倍。

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出现了算力供给的瓶颈。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刘冠川透露:“在中国市场,算力供给在全球排名比较靠前,供给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高端算力存在一定的瓶颈,一方面是受客观条件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国产芯片五花八门,各种技术路线都有,用户使用时面临选择困难,需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才能更好地开发运用生态,所以AI开放架构实验室的成立是个非常好的节点,便于解决这些问题。”

由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创新

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李斌透露:“我们需要在单个芯片算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系统级的创新,联合大家去优化协同,解决所需的算力问题。”


市民参观AI计算开放架构展示。

9月5日推出的AI计算开放架构是面向大规模智能计算场景,以GPU为核心进行高效紧耦合系统设计的协同创新体系,旨在联动AI产业链企业,从“算、存、网、电、冷、管、软”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创新,突破算力瓶颈,促进算力普惠。

如何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解读AI计算开放架构?李斌回应道:“抛开技术细节不讲,我们定义的AI计算开放架构,是用开放去换取AI算力基础设施同仁们的协作和共识。”中科曙光总裁助理、智能计算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杜夏威则补充道:“这个AI计算开放架构理念一定是求同存异、博采众长,我们要在每个环节找到最有优势的部分;其次我们可以多元开放,但不能变成杂乱无章,更多是开放后形成深度的耦合,来保证我们最终是一整套一体的架构。”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文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