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微言 | AI“导演”霸屏短视频:圆了创作梦,却让皇帝穿错衣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文汇报 时间:2025-09-05 22:19:34


如今,短视频平台上由AI生成或参与生成的内容已随处可见——从脑洞大开的搞笑视频,到还原历史场景的人物短片,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凭借其批量生成的技术优势,彻底打破了传统视频创作的流程壁垒。

过去,制作一条优质视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不仅要耗费数天甚至数周时间筛选与搜集素材,还要时刻警惕版权侵权风险,后期剪辑与文案撰写更需反复打磨。如今,依托AIGC技术,创作者的创作效率大幅提升,更多富有创意的构想得以落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作成本,为视频创作行业注入了全新活力。不少互联网平台也适时推出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创作者进入这一新兴赛道,这让“白天去上班,晚上当导演”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然而,作为一项新兴技术,AIGC在短视频创作领域的应用仍存在细节不严谨等突出问题。例如,部分AI生成的历史短片中,出现了清朝皇帝身着明朝服饰的常识性错误;还有一些社会新闻类AI视频,不同事件的主角形象高度雷同,知识传递也存在疏漏。这些由算法偏差或数据缺陷导致的问题,不仅可能误导观众认知,长此以往,更会消解受众对历史事实与社会现实的正确认知。此外,AIGC在创作层面还面临审美与创意层面的困境:部分AI生成的人物形象存在“生搬硬套”的局限,视频情节与内容更呈现出同质化、庸俗化倾向,难以满足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

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AIGC作为AI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其核心价值不在于“替代”人类创作,而在于“赋能”创意转化与落地。目前,已有不少平台开始推出规范举措,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明确标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来源信息,从源头上保障用户知情权。未来,平台需加快推动行业规范出台,明确AI生成内容的质量底线与标准,同时强化内容审核机制,杜绝不良信息传播;创作者亦需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充分把握内容核心与事实原貌的基础上合理运用AIGC技术,对生成内容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唯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让AIGC真正释放技术潜能,在赋能短视频创作的同时,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