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指导、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联合产业专家编制的《生物制药连续流强化工艺白皮书(2025)》近日在上海发布。这是国内首部系统阐述生物制药连续流强化工艺的报告,旨在推动生物制药行业从传统批次生产向高效、智能、绿色的连续制造模式转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致辞谈到,全球生物制药正经历从传统批次生产向连续化、智能化制造转型的深刻变革。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传统工艺在质量一致性、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方面面临挑战。连续流强化工艺凭借“端到端集成、实时质量监控、模块化部署”的优势,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有望重塑生物药生产的底层逻辑。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傅大煦表示,本次白皮书的发布,是生物制药领域迈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生产的里程碑。上海作为中国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将继续引领技术前沿,推动连续流工艺的标准化、产业化应用。
业内人士分析,该白皮书不仅聚焦技术突破,更从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维度进行深度评估。连续制造可显著提升设备利用率与产能弹性,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与环境足迹,助力企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的多重目标,推动生物制药进入下一代生产模式。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之一。当前,中国在连续流工艺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以药明生物为代表的企业已在多个项目中实现技术突破。发布会上,来自监管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和制药企业专家还围绕“连续流工艺的监管合规路径”“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与生态共建”等议题展开研讨。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生物工艺的深度融合,连续流制造将向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绿色化持续演进,为中国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