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计算机大脑居然是活的?科学家探索用微生物细胞代替硅片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红星新闻 时间:2025-09-05 14:21:46

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一支科研团队,正在尝试用活的微生物细胞替代硅片,打造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这一项目已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199万美元资助,研究周期为四年。科学家们认为,这项探索或将彻底改变人类对“电脑”的定义。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也在现实世界发生剧烈变动,从实验室内到实验室外,未来计算的图景正在重塑。

科研:将微生物细胞当作微型处理器

据项目负责人、莱斯大学教授马修·贝内特介绍,团队计划将每个微生物细胞当作一个微型处理器。他在接受校方新闻网站采访时表示:“微生物本身就是出色的信息处理器,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把它们连接成能够展现智能特征的网络。”贝内特补充道:“通过把生物学与电子学结合,我们希望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计算平台,它能够适应、学习,并对环境作出回应。”

这种研究方式属于不断发展的生物计算领域。科学家尝试利用微生物和实验室培养的脑细胞等活体系统执行计算任务。与传统计算机在运行人工智能系统时的高能耗相比,生物计算机有望以更低能耗完成复杂运算。其中,莱斯大学的研究特别聚焦于微生物,因为它们依靠化学和电信号进行交流,非常适合构建互联网络。


▲科学家认为,微生物是出色的信息处理器 资料图

为实现这一目标,研究团队计划采用连续培养系统来保持微生物的活性与健康,并将这些微小的活细胞与电子电路连接起来,使其逐步具备学习和模式识别能力,就像一个简化的大脑。这种方法可能成为推动现实应用的重要一步,未来可用于医疗检测、污染监测以及智能传感器等领域。

研究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设想:将细胞打造成“活体生物传感器”,作为微小的探测器来识别疾病迹象或环境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一旦捕捉到目标,它们就能发送电子信号,比常规机器更迅速、更精准。通过自然与科技的结合,这些“活体计算机”未来或将在提升人类健康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贝内特表示:“除了诊断和监测,活体计算机或许有一天还能以超越传统机器的方式进行适应与进化。”

此外,该项目还涉及伦理与公众理解层面的考量。研究人员将探究社会可能采取的监管方式,以及公众对可编程活体系统的反应。

产业:人工智能巨头在印度快速扩张

除了实验室里的前沿探索,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也在现实世界发生剧烈变动。OpenAI正加快在印度的扩张步伐,让印度已成为其旗舰产品ChatGPT的关键市场之一。目前,印度不仅是OpenAI旗舰应用下载量最大的市场,用户活跃度在过去一年内增长了四倍,也稳居其全球第二大市场。为进一步扩大用户基础,OpenAI推出了定价约4.6美元/月的ChatGPT Go,试图以更亲民的价格吸引更多本地用户。

在基础设施层面,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个容量至少1吉瓦的数据中心,这是其高达5000亿美元的“Stargate”全球AI基础设施计划的一部分。同时,公司已在印度完成法律注册,并计划在德里设立首个办公室,以便更深入地介入当地市场。

无论是生物计算机在实验室中的突破,还是OpenAI的快速扩张,都说明未来计算的图景正在重塑。这种变革并非凭空而来,过去几十年,人们的生活始终依赖硅芯片、导线和金属电路构成的计算机,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算力需求的激增,科学界一直在寻找新的可能性和新的产业增长地。

红星新闻记者 范旭 实习记者 杨诗柔

编辑 许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