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锋
来源|博望财经
江淮似乎凭借尊界又迎来了高光时刻,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尊界S800大定已破万,作为百万级豪车,尊界的热销一定程度上能为江淮带来正向的商业价值。
不过,与新车在市场上的热闹形成对比的是,江淮汽车的财务表现也有点不尽如人意。
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净利润更是巨亏7.73亿元,同比暴跌356.89%。
客观地讲,尽管借助华为光环可以为江淮推出的豪车带来一定声量势能,但也凸显出一个现实:这款爆款车型迄今并未转化为江淮品牌力或整体销量的提升。
而豪车市场的突围,本身也将会是一场持久战。
01
持续亏损
江淮汽车近日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但这份业绩报告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
数据显示,江淮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下降9.1%,相比去年同期4.79%的下滑幅度再次扩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3亿元,同比下滑达356.89%,下滑幅度创下多年半年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16亿元,上年同期为9187万元,同比下降高达1096.63%。
江淮汽车解释称,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系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境外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公司出口业务有所下滑;同时,公司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期,尚未呈现规模效益。
业绩不好,本质是销量上不来,而江淮则在此方面的确面临十分严重的问题,江淮不仅仅在交付方面未形成规模效应,反倒在业内大多主机厂营收、销量持续上涨之际,经营业绩持续下行。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车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19.06万辆,同比下降7.54%,其中货车销售7.95万辆,同比下降2.38%;皮卡销售3.29万辆,同比增长15.00%;乘用车销售6.6万辆,同比下降16.12%。
新能源车销量的下滑更为严重,今年前7个月累计同比大跌34%。
在上半年中国汽车集团排名中,江淮与其他一众老牌汽车厂商相比,显得江河日下。
从历史脉络看,江淮如今这般问题的形成也不在一朝一夕。
公开资料显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造车历史则始于60年代,至今已有数十年造车历史经验,直至2010年时销量也高达20万辆,位列当年自主品牌销量前列。
即便是新能源汽车,江淮也是最早入局的造车势力,乘联会数据显示,2012年国产主流电动汽车销量为9387辆,江淮一家就销售了2485辆,市场占比达到近26%。
尽管早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颇多,可江淮并未在接下来几年吃到规模性红利,反倒是理想、蔚来、小鹏等一众新势力相继成立,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随后江淮还与蔚来、大众等车企开启合作,不过依然没有改变营收下滑的局面,且扣非净利润连续多年亏损,亏损金额合计超过110亿元,即便到如今,亏损依然在持续。
从整年维度看,去年江淮汽车营业收入为421.16亿元,同比减少6.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7.84亿元,同比下滑1277.59%,创下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高达27.41亿元。
02
挺近豪车市场
好在江淮,如今迎来了颇有机会的一次红利,这种红利来源于华为智选车商业模式。
2023年12月,江淮汽车发布“关于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的公告”称,将与华为终端强强联合,着力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江淮总体负责开发、制造,华为负责销售渠道。
随后,该合作被披露为华为“四界”中的尊界,通过华为全栈赋能的方式打造百万级豪车,直至如今正式面世,考虑到尊界本身的起步售价,从当前大定破万的数据看,尊界品牌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其逻辑在于,中国百万级豪车市场长期被宾利、劳斯莱斯、迈巴赫、宝马7系、奔驰S级、保时捷等顶级选手垄断,尊界S800用一段时间超过了不少品牌可能需要一年才能达到的成绩,彰显其巨大的产品拉动力与品牌号召力。
客观而言,尊界受到市场欢迎的原因,更多是消费者看重了华为这块招牌,当下华为拥有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安全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另外问界M9和问界M8在50万级和40万级豪车市场持续夺得销量第一的成绩,也证明了,华为具备定义高端汽车的能力。
考虑到高端汽车能带来极大的商业利润和品牌价值,不排除江淮后续可以依靠尊界扭转当下相当颓废的经营业绩,此前的比亚迪凭借仰望、腾势揽获大量营收,赛力斯也依靠问界高端车型扭亏为盈等都是生动而现实的案例。
不过要在豪车市场站稳脚跟,实际上也并不容易。
根据易车榜日前发布的1-7月份百万级豪车销量榜Top20榜单,百万级豪车依旧是外资品牌的主场,路虎揽胜和保时捷卡宴、帕拉梅拉占据前三,国产品牌中只有一款比亚迪仰望U8上榜,累计销量862辆,位居第十六名。
而在轿车细分市场,去年百万级轿车销量T10榜单中也没有出现国产品牌,而其余车型被宾利、保时捷、劳斯莱斯、奥迪等品牌包围。
从市场规模来看,这类高端市场规模确实相对较小,国内乘用车高价位段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40万-60万价位段,且超级豪车市场基本被外资的高端品牌占据,并基本以传统燃油车为主。
整体来看,有着市场蛋糕不大规模化小,却进入壁垒高、品牌溢价强的显著特点。另外,豪车车主极为看重品牌调性,历史底蕴和社会尊贵地位的象征意义,江淮过去以生产数万到二三十万的车为主,显然没有豪车基因,也无豪车制造经验。
再者从经验看,国内车企向豪车发起的高端化转型之路基本折戟,仰望U8起初惊艳但后继乏力,后续的仰望U9也表现一般。
这进一步表明,百万级豪华车对国产厂家而言,尚处于突围阶段。
03
智能化定义新豪车
不过,即便豪车市场还是外资的天下,江淮凭借尊界似乎也能从中分一杯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产豪车的崛起和规模化销售趋势将更加明显。
原因是,由机械工业与历史底蕴来决定豪车身份的时代正在远去,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正在到来,这其中以智能化更为关键。
汽车行业,智能驾驶能力曾被视为车企的“灵魂”,是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汽车行业正步入中高阶智能驾驶时代,中国企业正成为这场时代变革的引领者。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前视一体机(集成了摄像头和雷达等前视传感器的系统,用于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功能实现)计算方案供应商市场,地平线凭借33.7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超越了Mobileye、瑞萨、AMD等海外企业。
此前,地平线CEO余凯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智能驾驶圈,有的企业做软件,有的企业做硬件做芯片,但很少有公司像地平线这样是全栈的技术,从底层的芯片架构到操作系统再到端到端自动驾驶软件都有。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这样的企业非常少,所以地平线真正的竞争对手很少。”
换句话讲,自动驾驶功能和智能座舱体验的新势力高端产品,既是车主们的抉择,也是时代的抉择。当下,汽车产业迈向AI时代的潮流似乎已经不可逆转,据《2024—2029年中国豪华车行业市场深度剖析与前景展望报告》预测,至2028年,豪车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至约5200亿美元,期间预计将保持5%至6%的年均增长率。同年,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逼近400万辆大关,将占据全球豪华车市场约四成份额。
而近一两年国产高端汽车的崛起只是起点,以江淮、问界、仰望等为代表的国产豪车,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回到江淮身上,作为一家拥有数十年造车历史底蕴的老牌汽车厂商,持续亏损是现实,拥有巨大商业机会亦是现实,至于能否突破桎梏迎来真正意义的转型,则要看尊界未来在市场上的可持续的竞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