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ROE超越茅台,200亿零食巨头,突出重围!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飞鲸投研 时间:2025-09-04 10:10:11



零食也有江湖!

刚刚过去的8月,国内各大零食巨头纷纷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三只松鼠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08亿,同比下滑52.22%;同期良品铺子业绩承压更明显,亏损了0.94亿元。

尽管从主营品类看,盐津铺子与它们并无太大不同——除了辣卤零食,果干、坚果、肉脯、糕点等“大路货”一样不少。

但正是在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盐津铺子却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73亿元,逆同比增长16.7%,显得格外亮眼。



更令人惊喜的是,公司2024年ROE高达40.31%,不仅超越同行三只松鼠(18.32%)、良品铺子(-2.01%),甚至比贵州茅台的38.76%还高。

同样是做零食,凭什么盐津铺子就比别人能打?

不用说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零食行业的竞争有“两板斧”,一个是价格,另一个就是渠道。

说白了,要么卖得便宜,要么容易被买到。

首先,我们看价格方面。

我国各大零食厂商正凭借极致性价比和快速扩张的线下网络,不断加剧着行业内卷。

2000年开始,从以线下门店为主的盐津铺子、良品铺子,到借电商崛起的三只松鼠,再到2017年后以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为代表的量贩品牌,都加入了“混战”。



早期盐津铺子在价格上还比较有话语权,毛利率显著领先。2020年,盐津铺子毛利率高达43.83%,远超良品铺子(26.14%)和三只松鼠(26.14%)。

然而,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管是传统品牌还是网红品牌,压力都越来越大了——市场就这么大,抢生意的人却越来越多,谁也不敢再拿价格赌。

当行业内卷成为常态,零食品牌就都不得不压缩生产成本。

可以看到,2025年上半年,盐津铺子毛利率虽下降到了29.66%,但依然高于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的25.08%、24.42%。



在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盐津铺子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毛利率,背后体现的正是其布局上游产业链所带来的成本优势。

用创始人张学武的话说:“要想做薯片,就要去种土豆;要想做鹌鹑蛋零食,就要亲自养鹌鹑。”

盐津铺子不仅对油、糖、面粉等大宗物料实行集中采购以降低成本,更将控制力延伸至更上游,主动布局肉类、薯类、鹌鹑蛋等核心原料的自主供应:

·2022年8月,盐津铺子持股55%成立津匠魔芋,切入魔芋初加工环节;

·2023年4月,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蛋皇纪,现已成为全国最大鹌鹑养殖基地之一,有效克服了原料品质与价格波动的行业难题;

·2024年9月,公司自建马铃薯全粉工厂投产,实现日产40余吨,形成“种植-初加工-深加工”一体化链条等。



这套逻辑的核心,正是通过掌控上游,将原本需要支付给外部供应商的利润、以及因价格波动和品质不稳定带来的额外成本,全部内部化,从而在各个环节上实现了费用的节约。

所以,在零食这个极度竞争的领域,它用“从源头做起”的低成本策略,找到了持续赚钱的答案。

其次,我们来看渠道方面。

比起降低自身成本,企业对渠道的掌控力是相对较弱的。无论是面对大型电商平台,还是线下零食渠道,零食企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比较小。

盐津铺子也曾在线下渠道变迁中经历过阵痛。

早期,盐津铺子主营线下,以直营商超和经销渠道为主(如与沃尔玛、大润发等合作),电商渠道占比较小。

2017年,盐津铺子直营商超渠道营收占比53.57%,是贡献公司营业收入的主力军。

随着时间推移,零食线下渠道发生了剧烈变化。2025年上半年,盐津铺子经销商数量仅比2024年末增长了3.51%,可见大型商超已经不再是公司的主要发力点。



取而代之的是新兴渠道,其中量贩零食和社交电商无疑是发展最快的两大路线。

盐津铺子从2022年与量贩零食龙头零食很忙合作。2022年,零食很忙系统销售额2.11亿,占盐津铺子年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7.31%,成为盐津铺子第一大客户,远超沃尔玛的营收贡献。

到2025年上半年,盐津铺子所有量贩与电商渠道收入在其营业收入中占比已经持续拉高到了78.32%。



更聪明的是,随着量贩零食渠道占比越来越高,盐津铺子选择入股零食很忙,进一步与渠道绑定。

2023年12月18日,盐津铺子控股股东湖南盐津铺子控股有限公司以3.5亿元投资与赵一鸣零食合并后的零食很忙,持有其3.32%股权。

反观三只松鼠,虽凭借电商崛起,却过度依赖线上平台,在线下量贩渠道扩展中步伐相对滞后。

良品铺子则虽坚持高端化和全渠道布局,但在应对极致性价比的量贩模式冲击时,调整不够迅速,渠道转型效率明显逊于盐津铺子。

因此,凭借着对新渠道的迅速布局,盐津铺子比同行更快地摆脱了原有商超渠道的负面影响,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保驾护航”。

最后,总结一下。

盐津铺子能比别人强,靠的不是什么奇招,而是把两件最难的事——“控成本”和“抓渠道”——做得比别人更扎实。

成本上,把事做重;渠道上,把路走宽。在卷到极致的零食行业,盐津铺子这看似笨功夫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清醒和敏捷。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