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三生制药中期营收43亿,实控人娄竞赚了13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李娜 牛刀财经 时间:2025-09-03 14:57:34
三生制药 2025年中期业务拓展取得突破。

作者丨牛刀财经 罗一凡

三生制药()正在进入收获期。

8月29日,三生制药()发布中期业绩公告。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43.5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90万元或0.8%。毛利为37.1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160万元或2.1%,毛利率从86.5%降至85.3%。母公司拥有者应占纯利为13.58亿元,增加2.68亿元或24.6%。经调整的非经营性EBITDA减少至16.1亿元,下降5380万元或3.2%。

从薪酬数据来看,在2024年,娄竞作为三生制药的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以811.7万元的年薪位居公司收入榜首。相较于2023年年薪 489.6万元,涨幅高达65.79%。

其2024年薪酬构成中,以股本结算的薪酬开支为315.8万元,薪金、津贴、花红及其他福利达237.7万元,袍金213.6万元,退休金计划供款44.6万元。

虽然目前尚未有 2025 年中期娄竞个人薪酬的单独披露,但参考以往数据,他作为公司核心灵魂人物,薪酬水平在公司内仍大概率处于高位。

利润增长强劲,财务结构优化

综合来看,2025年中期,三生制药在董事长娄竞的带领下,虽然部分核心产品销售额有所下滑,但在脱发领域、CDMO 业务等方面取得突破,净利润实现增长,财务结构优化。

从财务数据的直观表现来看,三生制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显著增长,无疑是一大亮点。这一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公司多维度策略协同发力的结果。

在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提升方面,公司成效斐然。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流程、合理规划资源配置,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此外,三生制药凭借长期积累的行业资源与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实现了更有利的采购价格,降低了原材料成本的波动风险。对生产环节的持续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进而提升了整体毛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三生制药在费用管控同样可圈可点。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深入了解患者需求与市场趋势,将营销资源精准投放到目标客户群体,提高了营销活动的投入产出比。

在管理费用方面,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财务结构的优化也为利润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息负债下降近半,杠杆比率从上年末的19.7% 骤降至9.9%,这大幅减轻了公司的财务负担。利息支出的减少,直接转化为利润的增加。

同时,稳健的财务结构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使其在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时更加从容。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高达9.70亿元,在手现金近80亿元,充沛的现金流为公司的研发投入、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确保公司能够按照既定战略稳步前行。

核心产品承压,发展问题需重视

细看公司的产品营收情况,核心产品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特比澳作为全球唯一商业化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产品,虽在国内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市场占据63.0%的高份额,但销售额降至23.71亿元,同比减少约4.2%,主要源于销量下滑。

这背后是市场竞争加剧与医保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随着同类竞品的不断涌现,特比澳的市场份额受到一定挤压。

医保谈判中的价格调整,使得产品单价下降,尽管以价换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营收压力,但整体销售额仍受到冲击。

益比奥和赛博尔这两款重组人促红素产品,销售额分别降至3.46亿元和1.1亿元,降幅达12.1% 和10.4%。促红素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长空间有限,竞争愈发激烈。

新的治疗技术与产品的出现,进一步分流了市场需求,导致这两款产品的销售面临困境。

国盛证券指出,三生制药的营收结构呈现典型的大单品依赖特征,特比澳、益赛普等核心产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特比澳通过新增适应症实现持续增长,但其专利悬崖风险(2028年化合物专利到期)和生物类似药竞争压力正在累积。

若2025-2027年规划的608、611等自免管线未能如期获批,公司或将面临增长动能断档。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