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周珂银:“实战”AI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上观新闻 时间:2025-09-03 14:23:27




钱理群

前不久,在手机上刷到“夜光杯朋友圈”的一个视频:北大教授钱理群谈AI时代哪些是人工智能不能代替的。他谈到,机器人的智能和人的智能有一个相互补充,同时也是相互博弈的过程。那么你靠什么去和机器人博弈?这就要发挥人的智能;人所独有的智力,机器人不能代替的智力……一番话,不仅给予我启悟,也引发我联想起当年一些民营企业为自己的公司或品牌起名的往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就职的一本行业内刊经常要同一些民营企业打交道。记得有一次走访一家专做女皮鞋的鞋业公司,他们的品牌名叫“野俏莉”。接待我的女老板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快人快语。我不禁脱口道,你和你的品牌名还真吻合!她一听,眼睛一亮,说你是不是觉得我有点野?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唐突了,便笑而不答。她说,这就对了,你知道我的品牌名是怎么来的吗?于是,我饶有兴趣地听她道来。

因为经营的是女鞋,注册品牌名的时候,她想到的打头就是一个“俏”字,俏足、俏莉、俏姝——怎奈,一个一个全都“弹”回来,理由是重名了。这让她蛮伤脑筋。有一次,她老公不无揶揄地说她,你就不能换一个字,为什么非得用一个“俏”,就你那风风火火的样子,跟个野丫头似的,有什么可俏的。这让正在冥思苦想的她顿时脑洞大开。对呀,我的性格是有点野,而我们的女鞋风格也以休闲为主,比较适合外出旅行,也是野的。那就“注”入特性,在原拟的几个品名上挑一个,加一个前缀“野”,不妨一试。于是上报了“野俏莉”,果然一举命中。她得意地说,我老公原想嘲讽我,不想反倒是提示了我,成就了一个品牌名,看来起名不容易,要想与众不同,还是要有点特别的思路。

或许是听了“野俏莉”的故事,后来我在走访企业中,对他们的起名便产生了兴趣。曾经采访一家叫“三木”的鞋业公司,老板说:“当年为给公司起个名,真是伤透了脑筋,报了好几个,都没能注册成功,说是撞名了。后来我思来想去,我们三个创始人都是农民出身,看来看去都是木笃笃的老实人,况且我们做鞋讲究的也是脚踏实地,索性就叫‘三木’吧,这个名字报上去,居然很快通过了。”老板风趣地说大概是与他们的形象太贴切的缘故。忆起这个“典故”,至今忍俊不禁。

后来与老板们相熟了,偶尔我也会参与起名。有一家童鞋企业,欲为童鞋起个品牌名,同样,也是报了几个通不过。凡是比较有童趣的名字都被注册了。女老板挺犯愁,有一次同我谈起这事,让我帮她动动脑筋。我灵光一闪,女老板的名字叫吕爱囡,上海人称呼小孩习惯叫“小囡”,何不就用她的名字“爱囡”注册?她一听也觉得不错,遂上报,果真通过了。

以上所述事例虽然发生在AI诞生之前,但放到现在看,哪些是AI容易生成,哪些又是难以模仿的,依然有迹可循,道理相通,甚至可以说是与AI“实战”的案例。那些最后得以通过的品牌名,恰恰是独特的、有辨识度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名字。

或许这便是AI的软肋,也反映出人所独有的智力,是机器人难以完全代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原标题:《周珂银:“实战”AI》

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钱卫

约稿编辑:刘芳

作者:周珂银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