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大半高层访华,普京开启了他的世纪之行。
4天的行程,3位副总理,10多位部长,还有各大企业的代表陪同,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核心实权人物,普京这次带领的豪华阵容,连俄媒自己都用史无前例来形容。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甚至称这次出访为世纪之行。
普京都来过23次中国了,俄方为何对这次出访的评价这么高?它特殊在哪里?普京想跟中国做成哪些大生意?
第一个大生意,毫无疑问就是中俄能源合作。
普京这次来了之后,首先就拉着蒙古国跟中方搞了个三方会谈,为什么要拉上蒙古国呢?关键就在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线。
这条天然气管道已经规划多年了,一直都没动工,关键的问题有两个。
一方面是线路规划,这条管道最理想的方案就是穿越蒙古,但蒙古国虽然是中俄的夹心饼干,前些年却一直想跳出中俄,牵手美国。
另一方面是价格问题,中方提出的天燃气价格参考依据,是俄罗斯国内的自用价,但俄罗斯的参考依据却是欧洲能源价格,两者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但现在这两个问题都基本排除了,蒙古国已经确认,全面对接中俄蒙天然气管道,而且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天然气的价格也在下跌,俄罗斯在价格谈判上,已经没什么筹码了。
以前俄罗斯坐拥欧洲这个大客户,还有抬价的底气,如今面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阻,除了扩大对华能源合作之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所以这次普京访华,西伯利亚力量2号线大概率将传出好消息。
这条天然气管道一旦建成,每年能对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再加上现有的输气管道,俄罗斯每年对中国的输气量将高达1200亿立方米。
相比来说,原来的北溪管道,每年对欧洲输气量也就55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命脉,将押注中国市场。
对于中国来说,有了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我们不但烧火做饭的价格便宜了,而且天然气还能用来发电,尤其对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将会享受到更廉价的电力,有利于制造业回流东北,重振东北老工业区。
除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线之外,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也是中俄合作的重点。
之前这个项目是中俄法日4国联手,其中俄罗斯持股60%,中国持股20%,法国和日本各自持股10%。
前段时间,特朗普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他向俄罗斯推销美国的燃气轮机,想引入美国资本,取代中国。
但在阿拉斯加峰会之后,美俄谈判已经破裂,特朗普的算盘落空了,中国的燃气轮机将进驻这个项目,中俄能源合作也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个大生意,普京要借助这次访华之旅,帮俄罗斯彻底打开局面。
虽然普京刚跟特朗普见了一面,但这次美俄会谈并不顺利,现在特朗普对俄罗斯威胁不断,欧洲更是要加强制裁。
当下的俄罗斯,亟需打破西方的孤立,联合更多可以联合的力量。
这次普京访华,除了向东看之外,也是一次联合全球南方国家的重大机遇。
普京来中国第一站,就是去天津参加上合峰会,本届峰会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印度、伊朗、中亚5国等20多国的元首都将出席,普京不可能错过这次机会,一定会尽全力扩大他的朋友圈。
之所以普京这次要在中国停留4天之久,根本的原因就是要干的事太多,要见的人也太多,一刻也不能停歇。
第三个大生意,普京想邀请中国企业去俄罗斯投资建厂。
俄乌冲突之后,大批外企退出俄罗斯市场,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出口限制。
当俄罗斯的生产设备、关键零部件、消费品严重短缺时,是中国企业及时进入,帮助俄罗斯填补了市场空缺。
可当中国消费品大举占领莫斯科时,俄方现在更希望中国企业到俄罗斯建厂,从商品出口转向直接投资。
就在普京访华前夕,俄工贸部向中方提交了63个合作项目清单,总金额高达1300亿美元,范围包括冶金、制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但是,中国企业去俄罗斯建厂,一定要考虑投资风险。
毕竟当下俄罗斯仍处于战争状态,俄罗斯经济长期面临高通胀压力,卢布汇率剧烈波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
而且俄罗斯的目的,本质上是要利用中国的资本和技术,来发展他们本国的制造业,俄罗斯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产业,今年上半年还专门对进口汽车加税。
所以朋友是朋友,生意是生意,中国企业出海是大势所趋,但不管跟哪个国家合作,都要注意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