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B站AniSora填补动漫AIGC工具空白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龙马频道 时间:2025-07-15 00:14:34

B站AniSora填补动漫AIGC工具空白:技术革新赋能创作生态

在动漫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国内头部视频平台哔哩哔哩(B站)近日宣布推出自主研发的动漫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AniSora,成为国内首个系统性解决动漫领域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痛点的创新平台。这一动作不仅填补了国内动漫专用AIGC工具的技术空白,更被业界视为推动行业从“人力驱动”向“智能辅助”转型的关键一步。

技术攻坚:破解动漫生成“三重壁垒”

长期以来,动漫创作因涉及角色一致性、动态逻辑、艺术风格三大核心难题,导致通用型AIGC工具难以直接适配产业需求。B站研发团队历时两年,针对动漫场景特点构建了三大技术底座:其一,通过自研的“角色记忆网络”模型,实现同一角色在跨场景、跨动作中的高度一致性,解决了行业普遍存在的“AI画崩”问题;其二,基于物理引擎的动态补偿算法,使生成的动作帧符合运动力学规律,大幅降低后期修正成本;其三,创新引入“风格迁移-融合”双轨机制,支持创作者在保留原作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兼顾效率与个性化需求。

据B站技术负责人透露,AniSora目前支持从线稿到成片的全流程辅助,在2D动画生成效率上较传统流程提升60%以上。测试阶段,该工具已协助完成超500分钟动画内容制作,其中由AI生成的中间帧画面合格率达92%,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生态重构:降低创作门槛,激活长尾市场

AniSora的推出,直接回应了国内动漫产业“产能不足”与“创意过剩”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显示,我国动漫用户规模已突破4.6亿,但专业动画师缺口仍超30万人。B站此次将技术能力开放给个人创作者及中小工作室,通过提供免费基础版与按需付费的进阶功能,构建起“技术普惠”的创作生态。

在B站UP主“小林家的龙女仆”的实测案例中,原本需要3人团队耗时2周完成的3分钟动画短片,借助AniSora的自动分镜与中间帧生成功能,仅用5天即完成制作,成本降低约70%。更值得关注的是,工具内置的“风格库”已收录超200种经典动漫画风,从新海诚的细腻光影到今敏的蒙太奇叙事,创作者可快速调用并调整参数,实现“零基础”的高质量输出。

行业共振:从工具革命到产业升级

AniSora的落地,正在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的连锁反应。上游方面,多家美术素材平台已与B站达成合作,将AI生成的角色、场景纳入版权交易体系;下游端,光线传媒、玄机科技等头部企业开始探索“AI辅助原画设计+人工精修”的新模式,预计可将项目周期缩短30%。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李明指出:“AniSora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它重新定义了‘人机协作’的边界。当AI承担重复性劳动,人类创作者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世界观构建与情感表达,这或将催生更具艺术价值的动漫作品。”

目前,AniSora已开启内测申请,首批开放1万个创作者名额。B站表示,未来将持续迭代多语言支持、3D动画生成等功能,并计划与日本、韩国等动漫强国的技术团队展开交流,推动中国动漫AIGC标准走向国际。

在这场由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中,AniSora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动漫正式迈入“智能创作时代”。当算法开始理解“羁绊”“热血”等动漫核心意象,一个更高效、更包容的创作生态正在成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